第二节 染色体的数目与形态.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染色体的数目与形态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一、染色体的形态 特征 二、染色体的数目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着丝点所在的缢缩部分是主缢痕。 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另外有缢缩部位,染色较淡,称为次缢痕。 它的位置是固定的,通常在短臂的一端。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称为随体。 它的大小可以不同,其直径可与染色体同样,或者较小,甚至小到难以辩认的程度。联接染色体臂和随体的次缢痕也可长或短。 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和随体(satellite) 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往往还具有另一个染色较淡的缢缩部位,称为次缢痕,通常在染色体短臂上。 次缢痕末端所带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称为随体。 次缢痕、随体的位置、大小也相对恒定,可以作为染色体识别的标志。 次缢痕在细胞分裂时,紧密地与核仁相联系。可能与核仁的形成有关,因此也称为核仁组织中心(nucleolus organizer). 人类染色体的编号(pp12-13) 1.按染色体的长度进行排列(分组); 2.按长臂长度进行与着丝点位置排列(M,SM,ST,T); 3.按随体的有无与大小(通常将带随体的染色体排在最前面)。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次缢痕的位置和范围,也与着丝点一样,都是相对恒定的。这些形态特征也是识别某一特定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此外,染色体的次缢痕一般具有组成核仁的特殊功能,在细胞分裂时,它紧密联系着一个球形的核仁,因而称为核仁组织中心。例如,玉米第六对染色体的次缢痕就明显地联系着一个核仁。也有些生物在一个核中有两个或几个核仁。例如,人的第13、14、15、21和22对染色体的短臂上都各联系着一个核仁。 (一)染色体的大小 不同物种和同一物种的染色体大小差异都很大,而染色体大小主要指长度而言,在宽度上同一物种的染色体大致是相同的。一般染色体长度变动于0. 20--50微米;宽度变动于0.20--2.00微米。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在高等植物中单子叶植物一般比双子叶植物的染色体大些,但双子叶植物中牡丹属和鬼臼属是例外,具有较大的染色体。玉米,小麦,大麦和黑麦的染色体比水稻为大;而棉花,苜蓿。三叶草等植物的染色体较小。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结枸不仅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数目一般是成对存在的。这样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而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例如,水稻有12对同源染色体,这12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即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在细胞遗传上可以根据各对同源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予以编号,以便识别和研究。例如,水稻和玉米可按各对染色体长度和着丝点的位置而编号列于表1-1, 根据长臂与短的比值, 可在细胞分裂后期看到染色体形态的不同,凡比值接近1的,染色体呈v形;比值接近或大于2的,将呈L形;比值更大,将呈棒状。 一、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近年来由于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确切地鉴定各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分带技术开始于1969年,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细胞学新技术。它使用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产生明显的染色的色带(暗带)和未染色的明显相间的带型,形成了鲜明的染色体个体性。因此,可作为鉴别单个染色体和染色体组的一种手段。同时,对研究染色体结构和功能,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染色体分带技术有下列几种方法: (1)荧光显带法 (2)吉姆萨(Giemsa)显带法 (3)反带(reverse band)法 (4)末端(termind)显带法 (5)C-带法 (1)荧光显带法 本法是最先用于分带技术的。动、植物染色体都可用荧光染料奎吖因(quinaerine),染液处理后, 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明暗不同的带区。由于用奎吖因处理后才显带的故称Q带。其缺点是不能制作永久标本片。 (2)吉姆萨(Giemsa)显带法 本法将材料经过处理后,进行Gimesa染色,最后能做成永久的封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为它是用Giemsa 染色体显带的,故称G带。一般讲G带与Q带是一致的。 *黑麦(Secale cereale, 2n=14)染色体Giemsa C-带 (3)反带(reverse band)法 应用本法染色后所显示的带与其他带型相反,如用Giemsa染色显带的地区,即G-带,用反带法则相反,成为明亮区, 故称R-带。本法可用吖啶橙染色,也可用Giemsa染色,但染色程序与G -带的方法不同。 (4)末端(termind)显带法 本法是对染色体末端区的特殊显带法,能产生特殊的末端带型,故称T-带。对分析染色体易位时有一定价值。 (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