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对于林语堂研究及存在问题反思
国内对于林语堂研究及存在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07-02
1 国内林语堂研究的概述
本文中,笔者通过梳理中国知网上主题涉及林语堂的博士论文和部分较新有代表的核心期刊文章,提出一些肤浅的个人观点。有的博士论文是专门研究林语堂,如冯智强的《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本文从林语堂跨文化传播中国智慧的历史文化语境、跨文化传播的中国智慧、林语堂英文著译思想研究、翻译策略研究、创作策略研究和著译域外读者接受与反应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其他专门研究林语堂的博士论文有:丛坤赤的博士论文《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施萍的《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董燕的《林语堂文化追求的审美现代性倾向》和王少娣的《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等。这些论文从审美文化、文艺学和翻译等不同视角,发表了真知灼见。
还有一些博士论文是部分章节涉及到林语堂的研究,如高鸿的博士论文《跨文化的中国叙事》。这篇论文比较研究了美国作家赛珍珠、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和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从不同的层面研究他们作品的“跨文化”与“叙事”的关系,探讨在异质文化语境下文学创作如何实现了文化的意义。其他一些部分章节涉及到林语堂研究的博士论文有:吕黎的《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何子章的《差异及对立的终结》、陶丽霞的《文化观与翻译观》等。这些论文多以翻译研究为代表,或从宏观翻译学理论出发,或从微观具体翻译作品比较出发,谈林语堂著译研究。国内对于林语堂著译研究呈现出比较热的趋势,今后这个领域的突破会有一定难度。
有些文章不能算林语堂研究的相关前沿,原因有两点:一是发表年代较早;二是研究不是主要针对林语堂,只是涉及到他。这些文章中比较有代表的是:杨剑龙撰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与〈圣经〉文本》和《教会学校文化教育与中国现代作家》,分别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和《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李湘敏撰写的《民国时期的福建教会学校》,发表于《教育评论》2000年第1期。这些文章都谈到冰心、许地山、林语堂等作家与教会学校文化,它们给林语堂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出生于乡村牧师家庭的林语堂曾经在圣约翰大学神学院读书,这种经历对于他作品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他直到晚年才皈依基督教,这些都是今后研究可以再开拓发展的空间。
2 不谋而合的研究及其局限
柳世平的文章《〈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现实原型探讨》发表在《名作欣赏》2012年第5期。其中部分观点与2012年《山花》第2期中司娟的文章《论林语堂的女性观》不谋而合。这使人想起牛顿和莱布尼茨于相近的时期,在微积分领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果。
在《〈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现实原型探讨》一文中,柳世平指出:姚木兰的塑造,部分源于现实原型林美宫、陈锦端。林美宫是林语堂的二姐,对林的一生有巨大影响。让读者联想到《京华烟云》中,姚木兰与阿非的姐弟之情。通过考据材料和进行比较分析,柳坚信木兰这个姐姐形象,其原型是来自林的二姐。他们身上都有过一段浓浓的姐弟情。林语堂的初恋是陈锦端,林在大学读书时,经陈的两位哥哥认识的。二人相恋并且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陈锦端美丽异常、可爱活泼,而且多才多艺,是林语堂心中的偶像。陈对林语堂也是一往情深,但由于其父的反对,葬送了这桩美好姻缘。这给林造成了极大的情感创伤。柳世平认为这是一段无法向人表述的苦恋心结,于是林语堂便诉诸于《京华烟云》,在作品中,林语堂以陈锦端为原型,塑造了姚木兰这一理想的女性形象,木兰的美貌和才智以及她与孔立夫错过的恋情都有现实中林语堂与陈锦端的影子。
司娟在《论林语堂的女性观》一文中指出,二姐给了林语堂童年生活中最大的影响。美宫给予林无私的关心,且具有牺牲自我的精神,将求学的机会留给林语堂。二姐的不幸早逝和二姐给予他的关爱,使得林语堂关注女性。在林的一生中,初恋情人陈锦端也对他影响深刻。作为圣玛丽女校的学生,陈锦端美丽而且有才华,丝毫没有富家千斤身上的缺点。但后来因为两人门第悬殊,林语堂和陈锦端被活生生地拆散了。陈锦端已经留在了林语堂的内心深处。林语堂通过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尽情地宣泄出了他的情感方式。
柳世平和司娟的研究非常好,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没有将林语堂的女性观和女性形象与芸娘、秋芙和董姬这三位女性相结合比较研究。存在这样的疏漏非常可惜。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江帆和范若恩的文章《假想的文化守成主义和变形的镜子--论林语堂英语小说》。文章发表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文章指出:林语堂将《浮生六记》译为英文,对芸娘顶礼膜拜。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他再次提及芸娘,而且同时提及另外两位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卓越研究生英语(人文篇)综合教程1--Unit 4_new.pptx VIP
-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6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校园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企业内部控制》教学课件最终版 7.投资活动课件新 7.8第七章企业投资活动内部控制的流程.ppt VIP
- 2025年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a卷).docx
- TB-T30010-2023铁路信号显示规范.pdf VIP
- 《管理会计实务》习题答案.pdf VIP
- 2.2 会计要素 - 负债.pptx VIP
- 打击网络诈骗 加强自我保护---主题班会课件.pptx VIP
- 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