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地不同类型植物篱减流减沙作用.docVIP

喀斯特山地不同类型植物篱减流减沙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喀斯特山地不同类型植物篱减流减沙作用

喀斯特山地不同类型植物篱减流减沙作用   摘要:喀斯特山地环境特殊,水土流失现象普遍存在,运用植物篱治理喀斯特水土流失是一种新的尝试。2012―2014年间在喀斯特分布典型的山地区域研究植物篱减流减沙作用,通过对区域内产流、产沙监测及土壤渗透性测定,计算土壤的渗透速度、渗透系数及减流率、减沙率,分析植物篱模式对减流、减沙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物篱模式下减流率普遍在30%~60%,最高可达65%;减沙率一般在70%,最高可达86%;同时减流减沙作用与土壤的渗透性相关联。结果为喀斯特山区植物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植物篱;减流率;减沙率;渗透性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430-06   在中国960万 km2的土地上,喀斯特分布面积超过124万 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的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以及北方的山西、河北和山东等省,其中以贵州为中心连接桂北、滇东、湘西及川东南等地连成一片的地区所占的面积最大,超过55万 km2,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贵州喀斯特面积占南方喀斯特典型区域总面积的73.8%[1],喀斯特分布面积占贵州省面积的85%,其中,出露的碳酸盐岩面积达15万 km2,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73.6%,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2-3]。因此,贵州喀斯特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贵州喀斯特山地不但分布广泛,水土流失也极为严重,治理难度大,在治理工作中已经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实践。植物篱技术作为控制耕地水土流失、控制土壤侵蚀的生态手段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4-6],20世纪90年代以来,植物篱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农林业技术措施得到了国内理论研究者的重视[7],该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8-10],我国学者在植物篱技术控制水土流失的效应和机制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11-12],在水土保持中植物篱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给水土保持带来巨大困难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植物篱能减少土壤侵蚀、增加水分截留、改变微地貌、增加土壤微生物丰富度、保持或者增加土壤肥力等,以植物篱减少土壤泥沙流失、水分截留为切入点,研究喀斯特山区植物篱的减流减沙作用,同时考虑植物篱的不同类型,以找出喀斯特山区植物篱与减流减沙间的重要数量关系,为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保持、生态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域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代表温凉春干夏湿喀斯特高原山地轻―中度石漠化区,位于乌江上游段六冲河流域,毕节市西部的撒拉溪镇和野角乡境内,示范区总面积8 627.19 hm2,喀斯特面积占总面积的73.94%,属喀斯特高原山地生态环境。地貌类型多样,地形破碎,耕地多分布于坡面上、台地和山间谷地,常形成环山梯土和沟谷坝地。旱土耕层浅薄、肥力较低。示范区内地带性植被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旱地植被占有较大优势,主要有玉米、荞麦、马铃薯等。自然植被分布较少,其中木本植物有马尾松、漆树、杉、白杨、桦木、刺梨、火棘、马桑、珍珠荚迷、多种悬钩子;草本植物有蒿类、狗尾草、野菊、千里光、风轮菜、鬼针草、下田菊、香薷、小蓬草、三叶草、马唐等。示范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 984.40 mm,年平均气温约为12 ℃。   毕节地区主要分布着黄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石灰土、草甸土、沼泽土、潮土、水稻土等。示范区内土壤主要为喀斯特黄壤,部分地区为山地喀斯特黄棕壤、石灰土和黄泥土。当地分布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岩性对当地土壤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土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纯石灰岩在风化过程中,以溶蚀作用产生强烈的碳酸反应,钙元素流失快,所形成发育的土壤,根据地带的差异,在山间谷地由残积物发育成石灰土和大土泥土,多形成铁铝质黄壤和黄泥土,或铁铝质山地黄棕壤;不纯石灰岩,在溶蚀和侵蚀作用下形成母质多是残积和坡积物,发育的土壤主要有铁铝质黄棕壤,黄壤和黄泥土,石沙土和石灰土。白云岩在风化作用中,碳酸盐反应弱,母质中石灰含量较高,质地疏松,透水性好,主要发育铁铝质黄壤和黄泥土,铁铝质山地黄棕壤和灰泡土等[13]。   2 研究方法   2.1 植物篱类型   在示范区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结合当地农户种植习惯,选择生长习性适宜的常用外来品种和当地品种。外来品种主要有紫羊茅、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扁穗雀麦、紫穗槐、红三叶等;当地品种主要有刺梨、白三叶、火棘等。每小区设置1~2带植物篱,每带设置1~3行,每带的宽度限制在 20~50 cm。带间距的确定采用常见的简化设计理论公式[14-15]:   2.2 指标选取   指标测定中,主要选取与研究密切相关的降水量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