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道中势认知术运用和责归宿
商道中势认知术运用和责归宿
摘要:我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宝库中,有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挖掘、整理、利用这些商业文化的精华,也许对于今天研究儒商文化有所裨益。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其所著《史记》一书,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史记》一书记录下了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其中《货殖列传》记载的商人经商实践活动和经商艺术,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关键词:儒商;商业文化;《史记》;《货殖列值》
中图分类号:K 234.1;F 0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8)06-0030-05
我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宝库中,有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如经营思想、理念,经营谋略,致富之道,关注民生富国利民精神,商业道德,商人操守、风采、行为准则、社会责任等等,挖掘、整理、利用这些商业文化的精华,也许对于今天研究儒商文化有所裨益。
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作者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其所著《史记》一书,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史学体裁,在我国史学宝库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史记》一书记录下了许多商业文化的精华,其中《货殖列传》记载的商人经商实践活动和经商艺术,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一、“商”:“商不出则三宝绝”
司马迁《货殖列传》中“货殖”一词,据《辞海》“货殖”条目释文,即指经商,亦指经商之人,即商人。司马迁《史记》为贩夫走卒、鸡鸣狗盗之辈立传,《货殖列传》为经营商业的商人立传,开创了为我国古代商人写传记的先河。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引用《国语》的记载:“农石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太史公进一步解释说:“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在司马迁看来,国家的经济活动,农、工、商和资源的开发要协调发展,缺一不可。这四者是百姓的衣食之源,源大了百姓的衣食就充足,源小了百姓的衣食就匮乏,百姓富了,国家就富,百姓不富,国家就不富。
在这四者中,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手工者生产的手工业品,矿冶等生产者生产的资源,都要通过商业这一渠道和商人的商业经营活动,才能把产品从生产者手中交到消费使用者手上,所以商人、商业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梁,缺少它就无法实现富国富民之道。禁商毁商也就毁掉了这一桥梁,当政者切莫“夺予”,夺去“民所衣食之原”,不是“贫富之道”。
,
“商不出则三宝绝”,没有商业,“三宝”也就不存了。所谓“三宝”,司马迁指的是粮食、材料和制品。在他看来,如没有商人及其经营活动,百姓所依赖的生活必需品就无法满足,资源匮乏了,百姓就无法生活下去。司马迁在文章中充分肯定商人及商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不仅为百姓提供衣食之源,更为重要的是起了富国富民的作用。在司马迁看来,商业是致富最快捷的途径。他说:“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虽然他也认为从事农牧业的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因为末富有风险,他那个时代就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与打击,司马迁认为商人的致富之道是合理的,他们是依靠辛勤的劳动(“作力”),运用谋略(“斗智”),准确判断商情、抓住有利时机(“争时”)才致富发家的,因而不能加以指责。司马迁更从思想层面上为商人辩护。他认为追逐财富是人的本性:“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惧欲者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本性,“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出之。”因而人们应该做的是“各任其能,竭其力”,充分发挥他的能量和潜力。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记载了一些我国古代有名的商人,如范蠡(陶朱公)、端木赐(子贡)、白圭、乌氏倮、猗顿、寡妇清、蜀郡卓氏、程郑、南阳孔氏、宣曲任氏、关中无盐氏由氏栗氏师氏等等,其中特别是范蠡、端木赐、白圭三人,成为我国商人效法的榜样。在旧社会,商家在店堂中悬挂“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条幅,以尊崇和信奉他们二人的治商之道,白圭更成为同行业的祖师爷加以供奉起来。这反映司马迁的《货殖列传》宣传成为商人的事例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影响。
范蠡为春秋越国大夫。在越国被吴国打败后,他向越王勾践献计,卑身厚赂吴王求和,自己去吴国作为人质。两年后,范蠡回国,与文种一起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辅佐越王,一举灭了吴国,雪会稽之耻。在功成之后,他喟然叹日:“计然之策也,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他乘扁舟行于江湖之间,变名易姓,经商贸易。至齐时名鸱夷子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