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高考语文阅读解题的钥匙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阅读题难度逐渐降低,不再有偏题怪题出现,但本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中生仍难以正确作答。阅读理解解题是否有章可循?下面就从题目分析的角度,谈谈笔者的浅见。
一、标题的作用总说
标题如人的“脸面”。郑板桥就说过:“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因为一个好的题目,或交代文章内容,或体现行文思路、作为文章线索,或蕴涵文章题旨,或表明文体特色,或吸引读者兴趣,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之感。
1.交代文章内容
人教版必修课本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烛之武退秦师》、《老人与海》、《包身工》、《林黛玉进贾府》等题目都为我们阅读文章、了解内容作了引路人。再看看近年来的高考阅读题,如《岳桦》(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这一题目就交代了文章写的是绝地中的桦这种具有顽强而浪漫品格的植物,为了生存而进发出的巨大生命能量。再如《大河家》(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题目就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及考生阅读需注意的重点: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虽然偏远、原始,不为人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由此所有的问题都将解决。
2.作为文章线索
人教版必修课本中的《我有一个梦想》、《荷塘月色》、《祝福》、《雷雨》、《中国建筑的特征》等课文,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题目环环相扣,有条不紊。高考题中也同样有此类型的题目,如《针挑土》(2011年高考全国卷Ⅱ),“针挑土”既是题目,又是文章线索,结构上还使用与之相关的谚语做到首尾呼应,所有这些都为描写黑妮这个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针挑土”式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品格而服务,文章充满了对这种品格的赞美与歌唱,写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再如《听朗诵》(2012年全国大纲卷),若能以题目为线索就可以有效解题。
3.蕴涵文章题旨
人教版必修课本中的《再别康桥》、《归园田居》、《蜀道难》、《咏怀古迹》、《窦娥冤》、《短文三篇?热爱生命》等课文,通过题目“别”、“归”、“难”、“怀”、“冤”、“热爱”这些字眼,便可吃透文章主旨。如《彩色的荒漠》(2009年高考全国卷I),“彩色”与“荒漠”似乎是对立的,但正是这一关系确定了文章的主旨――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再如《灯火萧萧》(2010年高考全国卷I),题目“灯火”指童年时代的煤油灯,“萧萧”则是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童年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渐渐失去,这既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又诠释了文章的主旨。再如《春日秦国怀古》(2011年高考全国卷I),由怀古即可确定诗的主题,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4.表明文体特色
人教版必修课本中的《过秦论》、《师说》、《动物游戏之谜》、《拿来主义》、《短歌行》、《赤壁赋》、《廉颇蔺相如列传》、《滕王阁序》、《谈中国诗》等课文,题目就明确告诉我们文章的体裁,阅读时便可根据文体去解题。如《关河令》(2011年高考全国卷Ⅱ)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小令,解题就有了方向。再如《飞虎将军“陈纳德”》(2013年全国课标卷I)从题目便知道是写人物的,就可以运用人物传记阅读的方法去解题了。
5.引起读者兴趣
人教版必修课本中的《小狗包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装在套子里的人》、《宇宙的未来》等课文,题目的新颖促使读者对文章内容万般好奇,即使内容枯燥也想急于知道“包弟”是谁,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套子里的人”是怎样的,宇宙的未来是什么。如《血的故事》(2011年高考全国卷I),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展开的,“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血型”等多种含义,使考生不由产生好奇,更投入地进入文本世界,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解题。《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小说通过题目及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神秘氛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不同文体的题目作用也是不相同的,要理解文章内容必须搞清其文体样式,然后量体裁衣,这样对于解答考题中的问题才会胸有成竹,准确无误。下面我们来了解小说和散文的标题作用。
二、小说标题的作用
小说标题的作用有:交代主要人物形象;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作者情感;展开情节,前后呼应;对比讽刺,强化效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产生遐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