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楚雄市紫溪镇塑料薄膜拱棚栽培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介绍楚雄市紫溪镇塑料薄膜拱棚栽培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合理布局、技物配套、强化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塑料薄膜拱棚栽培;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楚雄;紫溪镇
中图分类号 S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55-01
塑料薄膜拱棚是我国南方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业设施类型,具有结构简单、搭建拆除方便、投资回本快、设施栽培效果明显等优点。塑料薄膜拱棚主要用于春提早、秋延后及防雨栽培,也常用于烤烟漂浮育苗、培育露地蔬菜幼苗等方面。现对楚雄市崇溪镇塑料薄膜拱棚栽培发展情况进行探讨。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路网建设和农村改革的持续深入,紫溪镇依托地处楚雄市城郊、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的区位优势,着眼发展特色经济林果、设施蔬菜等产销对路的农产品投放楚雄周边市场,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自2008年引入竹木大棚连片示范1.33 hm2进行设施番茄春提早栽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后,镇党委、政府继续推动设施塑料薄膜拱棚在全镇的推广应用,先后引进和邦、欣惠、盛祥等食用菌、蔬菜、粮油等生产加工型企业落户紫溪,共投入塑料拱棚生产基地建设9.33 hm2。入驻企业在开拓市场、订单生产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设施塑料拱棚的发展。截至2016年,全镇各类设施塑料拱棚面积37.53 hm2。其中,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1 hm2,钢架结构大棚1.66 hm2,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8.46 hm2,钢混水泥大棚9.54 hm2,竹木大棚2.2 hm2,?易小拱棚14.67 hm2。设施塑料薄膜拱棚在紫溪镇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科技含量,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设施栽培模式。
2 存在的问题
2.1 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机械化程度低
紫溪镇设施农业区域分布比较集中,点少面窄,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现有技术含量高的塑料大棚集中在交通便利、物流相对完善的2个坝区村委会,多以设施蔬菜、设施食用菌生产、苗木栽培为主,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作业质量好、技术水平相对领先;而地处紫溪山风景旅游区周边的几个半山、山区村委会因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设施农业建造多以中小拱棚为主,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缺点,制约了当地建棚生产的积极性[1]。
2.2 设施水平低,环境调控能力差,抗灾避害能力弱
崇溪镇投产使用的塑料拱棚多为简易型钢管大棚、钢混大棚和中小竹棚。多数设施投入资金不足,装配设备不齐,采光和保温性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仅具有简单提温、防雨功能,不能对棚内温、光、水、肥、气等环境因子实行调控,在遭受恶劣天气影响时,作物产量和品质会受到严重冲击;同时,由于塑料薄膜拱棚生产的环境调控技术水平不高,使设施蔬菜亚逆境环境生育障碍、土壤连作障碍等时有发生,难以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难度大。
2.3 设施栽培技术不配套,科技含量低
设施栽培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生产形式,在作物选种、育苗、假植、嫁接、移栽、管理等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除设施类型本身造成的生产能力差异外,管理技术比露地栽培复杂得多,因而要有高素质的技术指导人员和配套的设施栽培技术。而紫溪镇农技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工作经验虽然丰富但知识更新不足,在设施栽培指导中栽培技术不配套、不规范,缺乏量化指标,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致使设施条件下的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始终得不到提高[2]。
2.4 农民技能水平低
塑料薄膜拱棚栽培技术区别于常规露地栽培,需要大量有技术、有经验,常年从事设施栽培的技术型农民。在紫溪镇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或向本地其他行业转移,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这部分人科技意识淡薄、接受能力差、劳动能力弱化,难以把复杂的设施栽培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3 发展对策
3.1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
加强政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精心布局,实行设施栽培生产的专业化与多样性相结合,围绕紫溪镇特色优势农产品集中的种植区域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和较高水平的设施农业示范带动基地。一是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在前进、箐上、紫金、云庆、冷水等适宜地区建设一批环境友好、科技领先的连栋大棚、日光温室等,稳步扩大设施栽培面积。二是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继续抓好箐上的番茄、冷水的百合、母掌的辣椒、平掌中药材等设施栽培规划工作。三是结合镇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探索设施农业与观光农业融合发展工作。
3.2 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