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儒家乐教思想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儒家乐教思想研究.PDF

古代儒家樂教思想研究 第一章 緒論 古代儒家樂教思想研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樂論》)人類作為具有感 受性的存有,所以對於快樂的追求,不僅是人情之必然,甚至可以說是人一切活 動的最終極目的。然而在人類所有的感受器官中,聽聞音樂所能帶給人的快樂 感,是最立即、直接的、同時間可為眾人所共享、且最能感化人心的了。因此孔 子(前515 年-前479 年)才說「廣博易良,樂教也」(《禮記‧經解》),意謂能 夠普遍而廣泛的影響人心、使廣大人群同感快樂、進而發揮教化作用的,便是音 樂的特性。 音樂的創作是人類特有的現象,近代考古出土的古代樂器,最早可溯及五千 年以前。據《尚書‧堯典》記載: 帝曰:「夔,命汝典樂,教冑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 。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 1 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可見音樂很早就已經用於教化,與詩歌結合,也可以用來表達人的志意。又相傳 黃帝作咸池,顓頊作六莖,帝嚳作五英,堯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湯作 「 大濩,武王作大武」(《隋書‧儒林》),可見音樂在中國歷史上的發展非常的悠 久,且受到歷代聖王的重視。即使主張「非樂」的墨子(約前479 年—前381 年) , 1 其大意為:舜說「夔啊!我委任你制定音樂,以教育我們的年輕人:要正直真實但人能溫和不 苛刻,能心胸廣大,但對自己仍嚴謹不懈,剛強堅毅但不會以力虐人,能力雖強仍知求簡易不會 以能力勝人而有所傲(能教導百姓這樣的心志性情,亦唯詩歌音樂而已)。因為詩訴說人的心志, 歌詠唱詩之文字器樂之聲音使此詠唱更形茂盛,而音律是那能使此種種凡聖之聲音和諧一致者。 種種聲音應能克制自己而和諧,不應相互侵奪使美好的關係失去。如此連神與人也可藉此和諧一 體的。」參見譚家哲,從〈堯典〉之啟發論中西音樂型態之差異並重構歌詠之句法結構《形上學 史論上部》,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 年 11 月。 1 古代儒家樂教思想研究 第一章 緒論 也曾說「啟乃淫溢康樂,…萬舞翼翼,章聞于大,天用弗式」(《墨子.非樂上》), 描述夏啟在樂舞上的放縱,但也可以此見得樂與舞在當時已經發展非常有規模。 另外,在研究古代中國「樂」的同時,從許多文獻裡可以發現樂與詩的關係 是非常的密切的。回到前所言,舜命令夔典樂的時候說:「詩言志,歌永言,聲 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尚書‧堯典》)由此可 以看出「詩、歌、聲、律」彼此息息相關,「透過拉長的歌聲,唱出由詩表達出 人心的志意」。如此一來,透過詩對人志意的表達,音樂又開展出了更多層面的 意義。 詩有六藝,分別是風雅頌賦比興,前三者是指詩的體裁,後三者是指詩的作 法:賦者實言其事;比者取物以譬喻;興者託物以起興。而體裁方面,風是民間 鄉里的歌謠,多是男女互相歌詠,抒發內心的情意;雅是朝廷用的音樂;頌則是 用在宗廟祭祀的歌曲。由此,樂的意義不再只是單純快樂的抒發,而被賦予的多 重的面貌。透過詩而表達出來的樂,以鄉里歌謠的形式作用在平民百姓中,在百 姓的傳唱中,教導人們正確的情感,使民心無邪。好比《詩經》第一首「關關雎 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 哉,輾轉反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詩經‧關睢》), 難怪孔子要說「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平民百姓如此,上位者亦然,「命 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這是樂的教化功能; 在政治上,君王能透過歌謠來了解民心,君臣之間也能透過音樂而行禮得宜,這 就是「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莫不和敬」(《荀子‧樂論》;在祭祀上, 透過詩的表達與聲樂的調合,能使神人相和諧,達到美善的境界,「八音克諧, 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等,這些都是由於詩能言志,不同位階、不同場合,所 抒發的

文档评论(0)

yanzhaoq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