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從方杰人師的學術生涯看其對中西交通史之研究
∗
李東華
一、引言
杰人師 (方豪)生於民國前二年 (西元1910 年),卒於民國六十九年(1980),
在世七十一年。杰人師因非正規學院出身之學者,因而他的學術生涯迥異於一般
學界中人,很難以其出身、師承來簡單狀述其經歷。已故章群教授〈《方豪先生
六十自定稿》讀後感言〉嘗言:
浙東史學重當代文獻,先生治史則自近身始。身為教士,則治教士來華
傳教史;身在臺灣,則治臺灣史;先生數世居杭,余敢必言,先生治宋
史,自南宋臨安始。循此三途,遂造絕峰。
旨哉斯言。進一步引申章氏之言,個人以為杰人師一生治學特色為其「近身之學」
的不斷推衍、擴張,而此過程尤清晰呈現於其早歲成名的中西交通史研究中。
「中西交通史」一名,晚近學者頗多將其正名為「中外關係史」,杰人師《中
西交通史》一書前言早有此主張。然二十世紀二、三0年代現代中國新史學萌發
初期,新興的「中西交通史」學科其研究內涵、取向與關注焦點,自有其特殊的
「古典」意味,本文仍用其名,以緬懷並追慕先驅學者「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的開山之功。
本文依上述章氏杰人師之學「自近身始」旨意,將杰人師學術生涯按其居留
地之轉移概略分為四期,略述每一階段杰人師在中西交通史領域中,自治學、交
友到研究課題、方法、視野之進程與轉變。從此一側面觀察杰人師學行之全貌,
1
或能對「新會學案第一傳人」 有更清楚的認識。所分四期為:
(1).困知勉行的青少年求學時期,1910-1938 。
此一階段是杰人師生活於故鄉浙江階段。自發蒙讀書,經小、大修院教育,到民
國二十四年晉鐸為杭州教區神父,及晉鐸初期服務嘉興、杭州及金華地區時期,
至民國二十七年(1938)十月離開浙江前往雲南昆明止。
(2 ).留寓西南地區時期,1939-1946 。
此階段即抗日戰爭期中,杰人師移居西南大後方階段。先生先後寓居昆明、重慶
及貴州遵義三地。至一九四六年戰後始東返京、滬地區。
∗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科中心合聘研究員
1 見牟潤孫,〈敬悼先師陳援菴先生〉,載《明報月刊》(1971 年 10 月號),頁15-19 。
1
(3 ).兩年北平(京)經歷,1946-1948 。
先生東返後,原擬居京、滬地區,繼續從事教研工作。但忽得天主教北京教區田
耕莘總主教之邀,轉赴北平工作兩年,杰人師終償一睹故都文物之可貴機緣,也
是他與嚮往的北平輔仁大學結緣時期,惜時間僅有兩年。
(4 ).在臺三十年歲月, 1949-1980 。
民三十八年(1949)二月方師東渡臺灣,從此以臺灣為故鄉,前後逾三十年。
二、第一階段—近身之學的起始
杰人師出身、成長於杭州,受修院教育則轉徙於浙西杭州、嘉興與浙東寧波
間,一九三五年晉鐸後曾短暫服務於婺州府屬金華、永康、武義、湯溪諸縣境,
至一九三八年西去昆明前,杰人師足跡未嘗出過浙江省,因此杰人師早年的近身
之學,不出兩範圍,一為浙江鄉土史,一為天主教史。鄉土史之措意與鑽研全仗
一己耳濡目染之接觸,進而發生興趣,加以鑽研。天主教史之興趣則來自教會內
神長之教誨、啟導與引領。據其自述,小學時其父方矩(號錫菴)即教以編家譜
之體例,並為之購買《民國紀元前一百二十年陰陽合璧》一書,啟發了他讀歷史
的興趣。稍長開始讀新舊約聖經,對以色列與埃及人之戰事,最感興趣。一九二
0年,全家改宗天主教後,更得到諸多神長之啟發與鼓勵。他特別提及的有:早
年的鄭心鏡神父、小修院時期的吳國煥神父及大修院時期的曾唯道與丁懋良神
父。此外,對杰人師走上研究教史之途影響最大的,則係杰人師突破時空限制、
違反修院禁令、透過通信得到的啟導與教誨。其中最重要的當係陳垣(援菴)先
生。其他教中以研究教史見長之神長,如徐宗澤(潤農)神父,亦與杰人師有信
2
函往返。 茲引早期杰人師致陳垣函三封,以見二人早期論學及援菴先生對杰人
師治學之指導與引領。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廿二日〈方豪致陳垣函〉:
2 〈方豪致陳垣函〉(1933.8.12)有云:「乃數日前滬上潤農徐司鐸到杭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