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观光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展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灣觀光休閒農業與生態旅遊的展開 論述 台灣觀光休閒農業與生態旅遊的展開 林梓聯∗ 壹、前言 一、考察學習 :考察研習日本、美國與歐洲的觀光休閒農業、民宿與市民農園,所 到地方都留下深刻記憶,獲得莫大的啟示。 (一) 福島縣金山町的農村活性化計畫,「自然修養村」與「妖精的故鄉」。 (二) 琦玉縣荒川村的觀光農村。 (三) 長野縣南木曾川町的文化產業及民宿。 ( 四) 寺家町之「家鄉村」的體驗農業。 (五) 靜岡縣濱松市的花卉公園。 (六) 神戶市的農業公園。 (七) 德國的市民農園及農業合作。 (八) 荷蘭的農業普及與農業經營。 (九) 丹麥的農業合作經營及民宿。 (十) 美國的觀光果園及農夫市場。 二、肇端(發想):1987 年依考察各國心得,衡量國內情況,草擬發展「觀光農村」 方案一種,經過兩年兩次提案未獲得決策者的同意,理由是國家已在推動「觀光果 園」,無須再推動「觀光農村」,其實兩者是有所不同,1989 年將原案內容予以調整 修正為「休閒農業」始定案。 對休閒農業的內涵,也有明確的敘述,是利用農業、農村的自然資源、田園景 觀、生態環境、產業與文化等資源,提供消費者吃、住、玩和購買的休閒旅遊,以 滿足消費者對農業農村的好奇和期待。同期間市民農園、生態教育農園、觀光休閒 漁業、漁港等項亦接續展開。 至於生態旅遊則伴隨著休閒農漁業、市民農園、民宿、生態教育農園、森林遊 樂區、國家公園和農村活性化計畫發展,政府在 2000 年「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觀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前農業推廣科技正 239 農業推廣文彙第51 輯 光計畫」中,正式將生態旅遊納入未來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並將 2002 年訂為台灣生態旅遊年,推動生態旅遊之發展。 貳、觀光休閒農業生態旅遊的腳步 談到觀光休閒農業,在人類悠悠的歷史長流裡,也許在幾千年前或游牧民族時 期,有過悠閒快樂的田野生活。但若引用歷史文獻,大多追溯到田園詩人『陶淵明 先生』(365~427 ),筆下之田園的美,所言「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那種體 驗輕鬆悠閒的情境。惟一種產業的發展,是需要有其環境、背景和條件的,在1600 年前,除了王、公、伯、爵以外,一般人民百姓,因為奔忙於生存,難能有機會和 餘力,享受農村與田園的美景和生活情境。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到 1980 年代, 國民旅遊的風氣才逐漸展開,1990 年國民平均年旅遊次數為1.5 次,1997 年增加為 4.1 次,2004 年增加為6.33 次。國民旅遊的發展,帶給經營者莫大的機會,由於消 費者有了需求也有能力體驗悠閒的田園生活,農民也有經營觀光休閒農業環境,加 以政府政策的推動,促成了觀光休閒農業的蓬勃發展。 一、觀光休閒農業生態旅遊的背景 (一)農業結構的變遷:農村人力的外流,青年的離村轉業,使農村勞動力高 齡化與婦女化現象,促使農業經營朝向節省勞動力轉型。 (二)都市化社會的出現:都市人口快速增加,都市化現象顯著,使得公園、 綠地、休閒活動場所與設備相對不足,更心嚮往農村草原森林綠地。 (三)消費結構的改變:國人在衣食與住方面的花費比率已逐年降低,在交通 和育樂方面的比率則逐年增加,所得增加後更加明顯。 (四)休假時間的增加:周休假日由52 天增加為78 天,於1991 年增加為104 天,加上國定假期10 天,有給付休假14 天,合計年休達128 天。 (五)道路交通的改善:近二、三十年來道路交通的改善政府投資甚鉅,公共 運輸與私人車輛增加發達,已成為無遠弗屆的境界。 (六)政府政策的支援:政府將休閒旅遊列為施政推動,並在政策、法規、教 育、 規劃設計、公共設施、專案貸款、組織與經營管理上之輔導。 二、推動觀光休閒農業生態旅遊的意義 (一)活用農業與農村資源:農村設備空間、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耕、漁 樵、牧野、森林、生態等均可酌加整備,即成魅力的觀光休閒資源。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