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SWOT方法探讨翻坝长效机制下长江汽车滚装运输发展
基于SWOT方法探讨翻坝长效机制下长江汽车滚装运输发展
摘要:在三峡断航期作为缓解长江航运压力的应急翻坝措施目前已确定为长期转运方案,其中长江汽车滚装运输已经全部执行翻坝作业。通过记录三峡航运的现状,提出实施长期翻坝转运方案的必要性,并以SWOT方法来分析长期翻坝转运对长江汽车滚装运输未来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促进长江沿岸汽车产业的运输发展。
关键词:长期翻坝方案;汽车滚装运输;SWOT方法
中图分类号:F550.8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emporary dam getting-over transportation which worked to ease the stress of the shipping in Changjiang Ri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Three Gorges unnavigability, is identified as permanent dam getting-over program. Particularly, the roll-roll transportation has completely performed the dam getting-over pla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the program of permanent dam getting-over transportation, explains how the program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roll-roll transportation for automobile by SWOT model and makes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prompt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along the Changjiang River.
Key words: permanent dam getting-over program; automobile roll-roll transportation; SWOT model
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库区航道得到了明显改善,长江航运需求增加。但是由于三峡永久船闸实际的通航能力与设计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船舶的过闸需求,导致长时间的等待和货品积压。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开始实施了翻坝转运。所谓翻坝,是在三峡大坝前后分别建设转运码头,船舶行驶至坝区,所载客货在坝前的翻坝码头上卸载,然后转运至坝下码头重新装入另一艘船继续运输,或者在坝前上岸后直接通过腹地公路网运输。
1翻坝转运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翻坝运输可以分为应急翻坝和长期翻坝两个阶段。最初,翻坝是作为三峡工程断航期的临时应急措施,但之后,看到翻坝带来的显著分流成果,使其不断出现在三峡航运的救急方案之列,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为了三峡航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1.1应急翻坝转运方案的诞生
1998年,长江罕见的特大洪水令三峡工程所在地的水位猛涨,船舶无法继续航行。为了保证船上货物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地方政府要求所有船舶在秭归县茅坪一个临时港口靠岸,弃水路走陆路,实现了人员和货物的安全转移[1]。从此,翻坝也走上了三峡航运的历史舞台。
1.2启动长期翻坝转运方案的必要性分析
1.2.1坝区航运能力缺口长期存在
2004年,在三峡船闸双线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三峡坝区出现的滞留船舶最多时可达到252艘。而在诸如旅游黄金周、船闸应急抢修等非正常运行期,停航的船舶数量更多,达到408艘。2007年,三峡船闸双向过坝货运量增到4 686万吨,翻坝转运达到1 364.2万吨。到2010年,三峡船闸双向过坝货运量将达到9 000万吨,而实际通过能力仅为7 425万吨,所以仍将会有2 975万吨的缺口。在未来10~15年内,翻坝转运的承载量还将逐步提高,比重将会超过总运量的50%[2]。从长远来看,三峡枢纽通过能力的缺口必须要通过长期持续的翻坝来解决。
1.2.2三峡物流中心建设的需要
翻坝转运长效机制的提出最终是缘于建设三峡物流中心,而且其下设4个分中心,三峡航运中转中心、区域性交通中心、鄂西渝东商贸中心和三峡游客服务中心[3]。由此不难看出,翻坝运输不仅要缓解过闸压力,还要帮助长江中上游旅客和物流中转,对部分客货运船舶采取不过闸的运输方案,直接通过坝上中转,打造一条三峡航运的“高速通道”。
1.2.3促进坝区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
转运遵循的是“南北分流,水陆联运”的长期翻坝格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