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加的幸福生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朗加的幸福生活   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白朗县,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支流年楚河中游,土地肥沃,物产丰美。境内江孜法王宫遗世独立,嘎东寺历史悠久,大地的动脉“娘曲”默默滋养着流经的区域,哺育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   蓝天白云下,叠山深谷中,一座座藏式楼房崭新整齐;道路连接村村通,农用车奔忙致富,一排排太阳能路灯分布村落。农家院里,牛羊惬意地吃草,藏獒精神抖擞,牦牛肉整齐地晾晒着,空气中飘来藏药草本的清香。这是白朗县强堆乡杰白村里的一景,也是新时代西藏农牧区的一个缩影。   85后的小伙、今年刚满30周岁的朗加是杰白村村民,他并未像同村其他年轻人一样选择去拉萨或别的大城市打工,而是安心留守家乡,选择传统农牧生活方式,同时继承和发扬家族流传几百年的藏香制作工艺,在村里开办藏香加工厂,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朗加家中四代同堂,户口本上登记有15口人,其中常住人口10人。年纪最大的是朗加的爷爷,已有85岁高龄,年纪最小的是朗加的女儿,今年3岁,祖孙四代共同生活在一栋藏式两层楼房中,子孙绕膝,其乐融融。   家中一楼院子面积大约200平方米,设有围墙和大门,院中可以用来停车,并设有圈养棚、杂货仓、牲畜饮水槽等。二楼用来住人,面积大约300平方米,中间是阳光房,宽敞周正,光线明亮,抬头便能看到湛蓝的天空。四周布局七八个房间,分为客厅、佛堂、卧室、厨房、储藏间、卫生间等。环顾二楼,传统精美的藏式家具、描金涂彩的房梁顶柱、编织精密的各式卡垫,以及房门、墙壁上随处可见的富有吉祥寓意的彩绘图案让人目不暇给。冰柜、彩电、电酥油桶等电器一应俱全。白花花的自来水从楼下通到楼上,大小十几盆盆栽花卉一字排开,在阳光房里怒放多姿。   长期以来,白朗县基层农牧民大多依靠压水井取水,既不方便水质又差,县城始建于2000年的供水系统其供水能力很弱,根本无法满足县乡村三级群众用水。2011年底,白朗县在山东省对口支援下,建立起日喀则地区甚至是整个西藏地区最好的水厂,使全县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给自来水,汩汩“甘露”流进白朗乡4万多名群众心田。现在这些都不再是问题,朗加的妈妈熟练地拧开自来水龙头,“水又大又干净!在二楼做饭、洗衣、浇花时,只要拧开水龙头就行了。”   朗加的妻子拉巴仓决是白朗县洛江镇人,两人是初中同学。夫妇俩共生育了四个孩子,其中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11岁,二儿子9岁,都在强堆乡上小学,学校实行藏汉双语教育,每月回家一两次,有专门的校车负责接送。“村里的小孩都去上学了,吃饭、住宿都是国家包,自己不用出钱,还发校服。” 拉巴仓决说。她深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像孩子们的大姑那样能够去内地读书,接受最好的教育,见识多彩的世界。拉巴仓决口中的大姑就是朗加的大妹子丹珍,从小勤奋好学,在山东省西藏班读过书,后来考入浙江大学,毕业后又通过自治区公务员考试被山南琼结县税务局录用,成为全家第一个吃公饭的人。   据悉,西藏自治区从1984年起,对全区范围内接受义务教育的农牧民子女,均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的“三包”政策,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又对高中阶段也实行免费教育政策。除此之外,国家还为在内地班(校)就读的藏族学生免除了学费和食宿费。30多年来,包括丹珍在内的3万余名西藏孩子,带着梦想走出雪域高原。毕业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又都回到家乡,成为当地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也成为民族团结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哪家的孩子能到内地读书是一种光荣,全村、全家都要隆重欢送他们。”拉巴仓决对孩子们的未来也充满着期待。我们发现,内地西藏班在提升西藏农牧区群众对待教育的热情上,起到了惊人的作用。站在更宏大的视角,国家对西藏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其实是在坚定地行使着一份历史使命――为西藏当地培养人才。   朗加在家里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位哥哥,下面三个妹妹。哥哥卓桑从小出家为僧,曾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就读,并出版过多部书作,被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聘为“全民阅读推广大师”,是全家人的骄傲。二妹仓木啦很早便在拉萨打工,如今在拉萨市中心一家茶坊工作,居住于大昭寺附近,是全家人闲暇时来到拉萨转经、朝拜的安歇点。三妹央吉去年刚从成都某所大学毕业,也打算像大姐一样报考公务员。“火车三个小时就能从日喀则到拉萨,方便得很!孩子们想回来就回来了。” 朗加的奶奶一边摇着转经筒,一边告诉记者,脸上绽开幸福的笑容。   2014年8月通车的拉日铁路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路段,连接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和藏西南重镇日喀则,沿途14个车站,年货运量830万吨以上。拉日铁路通车后极大地改善了日喀则地区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物流产业、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对藏西南70多万人口意义重大。对于日喀则附近的老百姓来说,火车出行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既节约时间又经济实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