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系统论翻译观阐释飘两个不同中译本.docVIP

基于多元系统论翻译观阐释飘两个不同中译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多元系统论翻译观阐释飘两个不同中译本

基于多元系统论翻译观阐释飘两个不同中译本   摘 要:本文运用文学的多元系统理论,基于20世纪40年代初傅东华译本以及90年代初李野光的译本,聚焦考察《飘》两个译本的不同翻译策略。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人名和地名翻译,词汇、表达和句型翻译,比喻翻译。   关键词:多元系统论 《飘》 翻译策略 傅译本 李译本   一、引言   多元系统理论是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Even-Zohar) 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著名的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即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文化、语言、经济、文学等皆为系统而非各种独立元素组成的混合体。每个社会符号系统都不是一个单一的体系,相反是个开放的体系, 由许多不同元素组成,这些不同元素组成不同子系统。 它们相互交叉, 部分互相重叠, 各有不同行为, 却又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 互相依存。 《飘》 (Gone With the Wind)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一生唯一的作品,在我国有多种不同的译本,本文以1949年版的傅译本和1990 年的李译本为研究对象,在多元系统论的关照下来阐释不同的翻译策略。   二、《飘》的不同译本   (一)地点名词和人名的翻译   傅东华版《飘》:   地点名词的翻译:(1)Savannah:沙番;(2)Atlanta:饿狼陀。   人名的翻译:(1)Scarlett O’Hara:郝思嘉;(2)Rhett Butler:白瑞德。   傅译本给人的感觉就像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国家一样,所有的这些地名看起来都像是中国地名的取名方式,有很明显的归化翻译痕迹。傅东华在翻译外国的人名和地名时,并没有采用音译的方法, 而是统统把它们换成了中国的人名和地名。   李野光版《飘》:   地点名词的翻译:(1)Savannah:萨凡纳;(2)Atlanta:亚特兰大。   人名的翻译:(1)Boyd Tarleton:博伊德?塔尔顿;(2)Stuart Tarleton:斯图尔特?塔尔顿。   而李译本则保留了原文的异国情调,让读者知道这个故事原本是发生在国外的,有异化的翻译倾向,两个版本不同的翻译与译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二)词汇、表达和句子类型   首先,在傅东华版的翻译中,作者经常使用汉语词“儿“,但在李野光版翻译中,作者常将其省略或用其他的词代替。因此,傅译版比较口语话,让读者感到更亲切,相反,李版本更正式,如右表。   其次,在傅译本中,作者把外国那些幽默的、锐利的成语翻译成读者熟悉的中国成语,使得那些带有宗教、文化色彩的词语表达具有当地色彩,更易于迎合当时正处于迫害时期人们的心理。但是在李译本中,这些翻译都是很严格地从原文翻译过来而让中国读者感到不自然、奇怪,如:   (1)Source Text: Thus appealed to, Jeems gave up further pretense of not having overheard the conversation and furrowed his black brow. (Margaret Mitchell,2004)   Translation 1:阿金听见这么说,才晓得不是扳他的错头,便不再装了,立刻把他的黑额头耸起来。(傅译)   Translation 2:经他这一说,吉姆斯才打消了假装不曾偷听的主意,皱着眉头回想起来。(李译)   “扳……错头”是上海的方言,也是吴方言的一部分,从而让读者觉得这件事发生在上海。可见译者在翻译时,充分考虑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2)Source Text: “Oh, Rhett, that’s blasphemous!”(Margaret Mitchell, 2004:527)   Translation 1:“哦,瑞德,这种话是罪孽的!”(傅译)   Translation 2:“啊,瑞德,说这话是亵渎神灵的呀!”(李译)   “blasphemous” 是指对神灵和宗教的亵渎。因为在中国有不同的宗教。西方人和中国人都会有不同的信仰,在此,傅译本考虑到了中国的宗教风俗,而李译本是按照西方宗教风俗翻译的,当时中外交流也在不断加强。   (三)比喻翻译   一部小说成功与否与小说里意象的新颖和生动有很大关系。在文学作品中,明喻、暗语等写作手法对意象的描写起重要作用。一般来讲,这些手法的运用在英语和汉语中差不多。但包含了明喻和暗喻等意象,传达了不同国家、不同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因为人们生活在一个变幻多端的世界里。所以在翻译明喻和暗喻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发挥他们所有的才能,如:   (1)Source Text: Oh,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