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层次结构可塑性及其培养途径.docVIP

大学生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层次结构可塑性及其培养途径.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层次结构可塑性及其培养途径

大学生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层次结构可塑性及其培养途径   摘要 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应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统一,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本文详细分析了创新导向人才素质的层次结构及其可塑性,在此基础上,针对高等学校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导向,人才素质,可塑性内涵。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9)03-0041-05      1 创新导向素质观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层次结构      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和高等院校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是目前各国教育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20世纪以来,国外大学中最为流行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理念,发端于中世纪希腊理想主义哲学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原初的通识教育强调大学教育所应关注的是学生人格的陶冶,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智慧的开发,培养学生追求“真理”,而不是实用技术。而面向19世纪以来科学与专业知识的不断分化,信奉实用主义的教育学者则进一步提出,通识教育应解决的问题是弥补学生因专业教育和专门化训练而造成的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疏离和隔阂。为此,美国的教育研究委员会将通识教育界定为相对职业和专业性教育而言的一种非专业性教育。不少大学则从课程设计、学制安排、教师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等环节入手大力推行通识教育,逐步从共同科目阶段、共同科目通识化阶段、通识科目多样化阶段,进入了新通识阶段,在教育理念层面形成了精义论、均衡论、进步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在实施方法上形成了部门观、整合观和融入观等不同观点。无独有偶,在我国,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学术界、教育界对素质教育问题兴起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反对应试教育,强调通过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和文化修养。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在高等学校推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关注的焦点则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仍处于初级阶段。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基本局限于专业知识,这些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这一方面是由于,传统上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各级各类教育,在办学体制上过分注重“工具理性”,统一的考试和录取标准、统一的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统一的培养方式和就业体制,必然造成学校的业务工作在专业越分越细的同时削弱人文教育;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国家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商品经济和物质利益的刺激难以避免地给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一定的冲击,导致人们将大部分精力转向所谓见效快和回报高的事务和领域,提高人文素养由于不直接带来物质利益而受到社会的冷落。在这一社会历史背景下,作为教育实践的最高指导原则,素质教育理念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便无法通过衡量环境因素和教育资源状况以构建综合性、前瞻性的教育目标,更无法就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达成充分共识,突出表现为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特别是实践机会缺乏,致使学生的批判精神和以创新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难以形成,因应社会进步要求,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素质教育单纯停留在理念上,实验摸索与经验积累很少,甚至蜕变为单纯的“减负教育”。   值得思考的是,尽管我国的素质教育与国外的通识教育在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上并不完全同步,但面向未来,两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面临的挑战,即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上统一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这一根本性问题上,越来越表现出趋同和一致。这里,内在目的强调教育的目的就在其活动本身,而不必追求自身以外的其他目标,即教育的目的就是单纯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特定道德、智能和审美标准的人。外在目的则是指因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知识能力的社会公民。单纯强调内在目的,就会无视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主张教育为所谓的学生自身利益和成长服务,而不解决现实问题,使教育孤立于社会之外,走进“死胡同”。而过分强调教育的外在目的,单纯将教育视为实现短期利益的手段,忽视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就会使教育失去主体性,限制了主体创造力和能动性的发挥。国外的经验表明,通识教育的理念不清,一方面会造成教育集所有的理想于一身,这种将各种美好的教育目的都包括在内的通识教育,事实上只能使其成为一个教育宗旨不明,实践上则各行其是的空壳,常常沦为“额外教育”和“补充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   而创新导向的素质教育观则兼顾个人和社会,整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个互相冲突的教育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