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O157H7快速增菌培养基检测效果研究.docVIP

大肠杆菌O157H7快速增菌培养基检测效果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杆菌O157H7快速增菌培养基检测效果研究

大肠杆菌O157H7快速增菌培养基检测效果研究   摘 要:为了验证对于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特异性、复苏效果以及快速生长的特点,比较了3种培养基对于大肠杆菌O157:H7的增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8h培养时间内,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对于冷损伤和热损伤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株具有良好的修复和增殖效果。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营养组分适合O157菌株的生长需求,在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中,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的倍增时间为13.5min,远高于mEC+n的28min,且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能够完全抑制部分G+细菌以及部分G-细菌的干扰,对于大肠杆菌O157:H7具有特异性的选择。故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对于大肠杆菌O157:H7菌株具有良好的选择特异性,能够短时间内(8h内)有效富集培养大肠杆菌O157:H7菌株,是一种能够实现大肠杆菌O157:H7菌株快速高效、特异增殖的培养基,将其结合检测金标卡,能够实现8h内快速检测,结果可信可靠。   关键词: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 大肠杆菌O157:H7 增菌 效果   目前,病原微生物污染防控是食品安全的刚性需求,微生物污染是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尤其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食品中大肠杆菌污染率最高达到了41.1%,大肠杆菌O157则为3.7%[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一个血清型,是引起食源性疾病主要血清型[2],主要临床症状为突发性腹痛、腹泻、血便,严重时并发肾衰竭,病死率高。大肠杆菌O157:H7主要污染肉类食品[3,4],蔬菜中也时有检出[5],是食品中潜在危害巨大的食源性致病菌。因此,快速、特性、高效的检出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对于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防控以及暴露病例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比较了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简称MF培养基)、改良EC肉汤培养基(简称:mEC+n)和FP培养基对大肠杆菌O157:H7的增菌效果,以期验证不同培养基的增菌优势和特异性,为探索省时、高效、特异的快速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菌种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ATCC12478/NCTC12900)为实验用标准阳性菌株。   大肠杆菌FSCC146255/146264、ATCC25922/8739、CMCC44102/44103(Escherichia coli)、肠杆菌ATCC14028/ 43864/49027(Enterobacteria),沙门氏菌CICC21482 CMCC 50333/50220/50115/ 50335(Salmonella),李斯特氏菌ATCC 19115、CMCC54002/ 22260(Listeria),假单胞菌ATCC 27853、CMCC10104(Pseudomonas),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CMCC63501(Bacillus subtilis),为特异性检测用菌株。   1.2 培养基   MicroFast?快速增菌培养基,简称MF培养基,北京良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改良EC肉汤培养基,简称为mEC+n培养基,按照GB 4789.36-2008规定步骤配置,备用;FP培养基,国外某品牌培养基。   1.3 仪器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450),日本岛津;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GHP-9270),金坛市城东久久实验仪器厂;净化工作台(YJ-875),吴江市华都净化设备公司;自动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LDZX-40C1),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电子天平(BSA323S),北京赛多利斯。   1.4 方法   1.4.1 培养基的制备   按照说明书或者GB 4789规定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按照需要制作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1.4.2 菌株修复   将阳性标准菌株进行制备热损伤和冷损伤。热损伤菌体制备:将标准阳性菌株的菌悬液(108~109cfu/mL)置于55℃水浴锅、加热15min后取出,室温冷却30min,定义为热损伤菌体细胞,备用。冷损伤菌体制备:将菌悬液置于-20℃冰箱、冷冻2h,然后取出室温预热30min,定义为冷损伤菌体细胞,备用;正常对照组:未做处理的菌悬液,定义为正常组菌体细胞。将相同浓度的大肠埃希氏菌O157菌悬液菌,分别按照上述规定的方法进行菌体损伤处理,36±1℃、培养8h后,稀释进行平板计数,每组做5个平行,取平均值。   1.4.3 生长速度   吸取0.2mL大肠埃希氏菌O157 NCTC12900的菌悬液(108~109cfu/mL),按照2%的接种量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