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植树护林法律规定及其社会作用
宋代植树护林法律规定及其社会作用
内容提要 本文从宋代有关植树护林的法律规定和家训族规出发,对其规范树木采伐的程序、禁止违法伐木、鼓励植树造林及有关边境、河堤、坟墓、荒地等特定区域的专门规定加以归纳,且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对法规出台的原因进行分析,阐明了这些树木在军事防御、环境保护、尊祖敬宗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最后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一窥宋代法律的执行情况。
关键词 宋代 法律 植树护林 军事防御 环境保护 尊祖敬宗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07)03-0142-08?おお?
有关宋代林木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注:熊燕军:《试论北宋林木破坏的历史转折》,《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谢志诚:《宋代的造林毁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95-99页;谢志诚:《从生态效益看宋代在平原区造林的意义》,《中国农史》,1997年第3期,14-17页;张全明:《论宋代的生物资源保护及其特点》,《求索》1999年第一期,115-119页;张全明:《简论宋人的生态意识与生物资源保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80-87页;张全明:《论宋代的生物资源保护》,《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48-55页;郭文佳:《简论宋代的林业发展与保护》,《中国历史》2003年第2期,28-34页;刘彦威:《中国古代对林木资源的保护》,《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2002年12月,中国农业出版社。)。这些文章对认识宋代林木的保护、破坏及其生态作用等做了很有价值的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宋代植树护林的法律规定出发,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探讨法规出台的原因,阐明其预期作用,且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宋代植树护林的法律规定及其社会成因
宋代法律中有对林木的保护措施,具体内容现存于《宋刑统》、《庆元条法事类》及《宋会要辑稿#8226;刑法》、《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注:下文中的《宋会要辑稿》简称《宋会要》,《续资治通鉴长编》简称《长编》。)中。此外,作为规范家族成员行为的家训族规中也有相关的条规。概括而言,这些规定主要涉及规范树木采伐的程序、禁止违法伐木、鼓励植树造林三个方面。
(一)合法采伐的程序
木材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是人们建房造屋、造船、造纸、烧饭等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所以砍伐树木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树木的合理采伐和最大限量地满足社会需要,宋代法律规定砍伐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其一,砍伐官树时要先申请,即“官司兴造须采伐者报所属,”经过批准后才可砍伐。(注:徐松辑《宋会要》方域10之7,7477页,中华书局,1957年11月。)如天禧三年江北缘边安抚使言:“本州先有材木,望令渐建屋宇,冀行旅往来,有所障蔽”,(注:李焘《长编》卷93天禧三年五月辛巳,2148页,中华书局,1957年11月。)得到批复后才能按规定伐木建屋。其二,要遵守时间、地点的规定。如“春夏不得伐木。”(注:《庆元条法事类》卷80《采伐山林》,912页,戴建国点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军队伐木在二月十三日以前,如其后缺少柴薪,则必须申请,被批准后,方可在指定地点限量砍伐。如果擅自砍柴,则“当依军法。将佐不钤束,重置典宪。”其三,南宋军队砍伐时需要有专门的“号”。绍兴元年规定,诸军及三衙被批准后可以打柴。打柴兵士需要持有长官所发给的“号”,而且还得受到专门官吏的监管。如果士兵没有“号”或砍伐坟地上的林木,巡尉、乡保可将其捕获送枢密院听候裁决,随行官员也要受到一定的处罚。《宋会要》刑法2之109,6560页。其四,采伐过后的林地,要即时种植,“以时补足。”(注:《庆元条法事类》卷49《种植林木》,686页。)
(二)禁止非法伐木
宋代法律对违法砍伐官私树木的行为有明确规定。宋朝立国之初就明令“毁伐树木、稼穑者,准盗论。”政和时规定诸系官山林辄采伐者,杖八十。如有告者,赏钱二十贯。(注:《宋会要》方域10之7,7477页。)庆元时重申此条,同时将赏钱增加为“三十贯。”(注:《庆元条法事类》卷80《采伐山林》,913页。)
私人树木也不许随便砍伐,即使是百姓自己的桑柘等树,如果“非灾伤及枯朽而辄毁伐者,杖六十。”(注:《庆元条法事类》卷80《采伐山林》,911-912页)如果对仇家心怀报复“剥人桑树致枯死者,至三功(于木身去地一尺,围量积满四十二尺为一功),绞。不满三功及不致枯死者,等第科断。”宋代后期规定“诸因仇嫌毁伐人桑柘者,杖一百,积满五尺,徒一年,一功徒一年半。每功加一等,流罪配邻州。虽毁伐而不至枯死者,减三等。”(注:《庆元条法事类》卷80《采伐山林》,911-912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