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践群众路线方法论重大意义
实践群众路线方法论重大意义
摘 要:抗战时期边区社会教育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是我党紧密联系群众,解决边区群众文化落后问题的法宝,是提高边区民众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成功教育实践,是广大群众认识-熟悉-认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纽带。因此,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可以说完成了“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的群众路线实践,完美的诠释了群众路线方法论的正确性。边区的社会教育通过实践群众路线方法论,形成了适合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的独特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和群众路线经验,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 群众路线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提高150万边区群众知识文化水平,民族意识和政治水平的最有效方法,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战略。在陕甘宁边区经济文化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边区的社会教育经历了十分曲折的探索过程,从旧的教育体制到创立边区社会教育的新体制,由强制教育模式到群众自愿的新模式,由政府包办到基层群众民办政府公助。形成了适合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的独特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和群众路线经验,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一、 陕甘宁边区人民群众文化落后的背景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抗战救国的任务就落在了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群众的抗战热情和自我牺牲意识,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提高,而当时边区民众思想文化落后具有以下特点:
(1)文盲众多,文化极端落后
陕甘宁边区成立之前,边区13县,150万人口中有100万文盲,旧的小学不过120所,农民子女大多无条件入学就读,农村方圆几十里找不到一所学校,儿童失学率达95%以上。有些教师文化低得惊人,连一般的常识都不懂。林伯渠同志在第一届参议会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学校稀少,知识分子凤毛麟角,识字者亦极少,在某些县如盐池一百人中识字者有两人,如在华池等县两百人中仅有一人。平均起来,识字人口只占全人口的百分之一[1]26”。
(2)封建迷信的腐朽文化愚弄百姓
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推行愚民政策,利用人民的迷信心理,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促使人民群众信奉巫神,愚弄百姓。“边区人民从旧社会承继过来的经济是落后的,其承继过来的文化遗产更为落后,封建文化残余还在多数人民的脑子存在着[1]214”。全边区巫神多达2000余人,远多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人数,致使边区婴儿的死亡率高达60%[2]。据统计,仅延安县的59个巫神在11年里直接致死人命279人,因巫神耽误生命的有779人[3]。
面对上述边区群众文化落后的现实,边区政府自成立起,大力推行社会教育扫除文盲,破除迷信,提高群众科学意识和民族意识,为抗日统一战线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群众路线教育
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在边区政府正确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一直在极端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沿着群众路线的道路探索发展,使边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边区社会教育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政治水平,革命自信心,民族自尊心为目的,开设文化、政治、自然常识、社会常识和军事常识等。陕甘宁边区政府从边区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社会教育,办学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这对动员群众抗战救国,巩固边区政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1)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社会教育方针
1937年,党在《关于群众的文化教育建设草案》中提出:“他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把广大群众从文盲中解放出来,普遍的进行普及教育,使每个特区人民都有受教育机会。扫除一切教育上的垄断和畸形发展,普及教育是目前的中心口号之一”[4]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群众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对象,《边区国防教育的方针与实施办法》中指出:“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广大群众,故应依靠群众,应为群众所理解、所拥护。”[5]边区政府坚持走近实际,走近生活,走近群众,采取群众自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社会教育模式,切实践行边区社会教育方针,使边区政治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2)边区社会教育自上而下的组织动员和领导管理
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民众思想落后。边区社会教育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边区政府自上而下建立和完备的教育组织机构,边区最高教育领导机构为边区教育厅,下设行署教育科, 行署教育科领导区教育科的县三科,具体负责本县的社会教育工作;同时成立第三科联席会推进各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物技术制药》第2章 基因工程制药-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牙龈瘤疾病防治指南解读.docx
- 小学英语《My weekend plan》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pdf VIP
- 新解读《GB_T 2292-2018焦化产品甲苯不溶物含量的测定》.docx VIP
- GB∕T 33195-2016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pdf
- 心血管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PLC接线全套图纸.pdf VIP
- 垂直管理改革对启东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效能的影响研究.pdf
- 校本篮球教材2016.doc VIP
- JGJ-T220-2010:抹灰砂浆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