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东方学研究研究
对东方学研究研究
摘要: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一直是东方学最为关注的研究对象,但东方学家多站在西方基督教的立场上,以难以被穆斯林接受的观点和方法解读伊斯兰,从而导致伊斯兰在西方被误读和曲解。因此,对“东方学研究”的研究极为重要,有助于对东方学正负两方面影响进行梳理,也有助于在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批判性地借鉴东方学的学术成果,并通过强化文本阅读和自主研究,达到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的目的。
关键词:东方学;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基督教;文本阅读;学术研究
文章编号:1673-5161(2013)02-0081-11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码:A
一般以为,东方学是指西方对东方(近东、中东、远东)语言、社会文化以及各人文学科开展的研究。如果说早期的东方学还带有浓郁的学术色彩的话,那么,由此引申的被广为袭用的所谓“东方主义”则更多地偏向政治。无论是东方学,还是东方主义,实际上就是西方人站在欧洲立场上且视东方为“他者”的一种思维,是西方对东方的一种解读。
显然,东方学的解读对象泛指整个东方,其中包括阿拉伯地区、印度及南亚次大陆,也包括中国、日本以及东北亚地区。由于东方学是基于欧洲为中心而存在的一门学科,因此,这门学科的价值取向、对他者——东方的评判也是基于以基督教为核心价值的西方标准。上述三个属于东方范畴的区域,就其宗教属性而言,分别属于伊斯兰教、佛教和儒教。本文的研究不涉及广义范畴的东方学,仅探讨针对阿拉伯-伊斯兰地区而言的东方学研究。
一、东方学之起源:古典东方学
东方学的历史与发展主要有三个时期,即18世纪末之前的古典东方学时期,19世纪至二战结束的现代东方学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的当代东方学时期。
根据上述划分,古典东方学的上限时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学界一般都认为,古典东方学的产生是以基督教传教(Evangelization)活动为先导的,而西方宗教界对东方——中东地区的传教始于12世纪,即基本与西方十字军东征同步。
实际上,在大规模传教活动开始之前,作为个人行为的西方学者对东方阿拉伯的研究早已出现,如被后人称为“英国东方学第一人”的巴斯的阿德拉德(Adelard of Bath,1070~1135年)就曾在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和叙利亚地区广泛游学,并通过学习阿拉伯语来展开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研究。阿德拉德的研究也得到了英国王室的推崇,被聘为亨利二世的家教。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学者还有柴斯特的罗伯特(Robert of Chester,1041~1148年)、丹尼尔(Denial,?~1190年)等。以这三人为代表的早期学者主要关注的是阿拉伯穆斯林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他们通过对包括花刺子密(al-Khwarizmi)在内的阿拉伯穆斯林学者及其学术著作的翻译向西方介绍阿拉伯穆斯林的学术成果。这一时期,除对阿拉伯穆斯林在科学领域,尤其是数学和化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现出仰慕之情外,并无太多杂念,诚如英国当代学者约翰·霍布森所言:“达·芬奇、菲奇诺(Marsilio Ficino)、哥白尼在沙蒂尔(ibn al-Shatir)、花剌子密以及纳西尔·艾德丁·图西(Nasir al-Din al-Tusi)的类似成就面前居于下风,就连瓦斯科·达迦马也相形见绌。”
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宗教大会上说:“在东方,穆斯林占领了我们基督教徒的圣城(指耶路撒冷),现在我代表上帝向你们下令,恳求和号召你们迅速行动起来,把那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自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在此后近200年的时间内,西方基督教势力向阿拉伯穆斯林多次发起十字军东征。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伴随着大规模传教活动而展开的对东方——阿拉伯-伊斯兰的研究才被正式纳入官方视野。据20世纪初的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可被视为东方学研究的推手。他曾踌躇满志,亲自率兵发动了以埃及为主要目标的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1254年),但不幸的是,在其攻占埃及后的第二年,就沦为由阿拉伯民族英雄拜伯尔斯率领的埃及马木鲁克军队的俘虏,法国通过支付巨额赎金才把路易九世解救出来。他回到法国后,曾告诫属下:“显然,通过战争手段是无法战胜和制服穆斯林的。因此,必须将武力发起的战争转变为在信仰和思想领域的战争。对欧洲学者而言,除了展开对伊斯兰文化的研究以外,别无其他选择,因为,战胜伊斯兰思想的武器就是来自于对伊斯兰文化的研究。”此后,西方对阿拉伯-伊斯兰的研究明显地从原来的以关注学术为主转向对伊斯兰信仰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伊斯兰思想的研究。
在东方学发展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是1311-1312年在法国维埃纳(Vienne)召开的基督教第十五届大公会议(the C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