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全媒体时代科普工作困境与突围
浅析全媒体时代科普工作困境与突围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一路高歌猛进,促进了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传统媒体虽仍然把握舆论场的主流话语权,但是微博、微信等以社交网络为基础的自媒体平台也已受到更多人的追捧,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位势。我们目前已经进入到以自媒体爆炸增长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体形式与平台竞相融合发展,媒体的结构体系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之相对,全媒体时代科普工作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也已不同。本文将从全媒体时代的概念、对于科普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尝试给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全媒体;科技信息传播;舆情监管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9-0213-02
360公司在2016年6月6日的《新京报》头版刊登了整版广告,它用与时代对话的姿态在拷问我们:“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安全’变得更加容易还是更难?”一家主要从事网络安全的公司选择在纸媒上刊登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传统纸媒和网络媒体融合的一个侧影,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不难看出,传统媒体仍然被是以“安全”、“权威”的象征,他依然是舆论场的主流声音。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信、微博和直播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已经引起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统计,截止到2014年底,全球已接入网络的人数已达到29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0%。以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上网人数将会达到全球人口的50%。全球范围内的手机用户将超过69亿,其中四分之三的用户来自发展中国家,一半以上的用户来自亚太地区。[1]智能手机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人们沟通的日常需求,而且是人们主动获取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的机制。在这个“人人都是发布者、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传递已经变得越发简单,但是消息的真实可靠性、谣言的转发与扩散,意见领袖的影响力等等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科普工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对于科技的进步同等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加强科普工作,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公民中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仍然只有3.27%。但对比一下其他国家,目前中国的公民科学素养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水平相当。所以我国的科普工作仍然任重道远。纵观我国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福岛核电站泄露后国民的“抢盐”热潮,海南香蕉致癌的谣言,崔永元与方舟子在微博上就“转基因问题”的论战等等,在全媒体时代,公众参与科学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面对着鱼龙混杂的“科普知识”和亟待提高的公民科学素养,全媒体时代的“科普”工作究竟是变得更加容易还是更难,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全媒体
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即5W模式。根据这一模式,“全媒体”是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通过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在全媒体时代,媒体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究竟谁是媒体”的答案已经悄然转换,各种媒体形式与平台融合发展,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机制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微信为例,2016年3月,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突破7亿,国内市场已接近饱和,微信在国内一线城市的渗透率约为93%,正如微信的宣传?Z所言,微信不仅仅是一种社交沟通工具,它已经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看推送,刷朋友圈已经成为我们利用碎片时间的一种重要选择,而那些“朋友圈热传的事物”也触动着我们的神经。
全媒体时代科普信息传播的优势。多种平台融合促进传播效率。在传统媒体时代,我国的科普工作主要是依托纸媒、广播、电视等方式展开的。而全媒体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信息表现手段多样、传播媒介不同,给用户带来全方位的体验。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相对单一且被动的传播方式,全媒体时代我们可以依托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直播平台、新闻资讯平台等多种传播方式,拓展了科普信息的传播平台,实现科普信息传播的“多屏合一”,这种多种平台融合发展的模式,大大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重视用户体验增强传播效果。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式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