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古今歌曲中比喻用法
浅析古今歌曲中比喻用法
【摘要】比喻是修辞中最传统的修辞手法,也是流行歌词选用得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段。比喻的恰当运用,能使抽象的事物具象化,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以及深奥的哲理浅显化。本文从最早的歌谣《诗经》入手,得出在古代多用“暗喻”;通过对当今100首流行歌曲以及4万条歌词进行计量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明喻”成为了主要的比喻形式。
【关键词】比喻;歌曲;明喻;暗喻
中华民族是最喜欢和最善于运用比喻的民族之一,这只要从历代诗词歌赋中所留下的无数精彩绝伦的比喻佳句便可得知。比喻是修辞中最传统的修辞手法,也是流行歌词选用的最多的一种修辞手段。比喻的恰当运用,能反映出奇特的构思、作品丰富的想象、形成作品不同的气氛,能使抽象的事物具象化,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以及深奥的哲理浅显化。
1.探古:《诗经》中的“比喻”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语言艺术上运用的比兴手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据史料记载,《诗经》是包括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并且配有乐曲演奏歌唱,因此,在本文,认为《诗经》为古代歌曲的典型代表。
《诗经》中的比喻有200多处,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可谓多比善喻。如第一首诗《周南?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此诗以荇菜被采,暗喻女子被男子选中。《诗经》中众多暗喻手法的运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人的仪表、品质和情感等比拟或寄托于自然中的生物,显得细致、委婉。
此外,例如在《诗经》中,“渡水”这一意象被广泛使用。很多“渡水人”只是为了到对岸去“求得佳人归”,用“渡水”隔两岸喻指恋人之间情爱的阻隔。《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爱情不可求得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如同宽阔而又漫长的长江汉水一样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正如《秦风?蒹葭》渡水之意暗含诗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的伊人闪烁缥缈,饱含了“渡水人”求之不得的深深惆怅。在“渡水”这一典型意象中,“渡水人”的“求佳人”之心溢于言表,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热恋之中男女相爱的情深意重。
2.究今:从流行歌曲看“比喻”
在《修辞学发凡》中,比喻被称作“譬喻”,即说话和写文章时利用具有类似点的另外的事物来描述思想对象的一种修辞格。也就是说用和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和说明甲事物。比喻格的成立,需要有表达的本意即思想的对象,体现的喻义即另外的事物和两事物的类似点三个要素,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本体、喻体和喻词。根据三要素在语言中的异同和隐现,可以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2.1明喻
明喻是指本体、喻体和喻词三要素在语言中全部出现的比喻形式。常见的喻词有:如同、好像、恰似、仿佛等。如:
(1)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
窗台糊蝶/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
我接着写/把永远爱你写进诗的结尾
你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
(周杰伦《七里香》)
例(1)中将爱比作雨水,将蝴蝶比作诗里的章节,并通过语境将两组概念的象似之处透露出来。河床装不下整夜的雨水,雨水会溢出,心中装不下对你深深的爱,爱会溢出;关丽蝴蝶有翅膀可以翩翩飞舞,诗里各章节语言优美可以为思想插上翅膀使之自由翱翔。以上两个象似点是两个比喻得以成立的条件。
2.2暗喻
暗喻也被称为隐喻,是指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用“是”、“变成”、“成了”等系词代替喻词的一种比喻形式。
(2)再美的花朵/盛开过就凋落
再亮眼的星/一闪过就堕落
爱本是泡沫/如果能够看破/有什么难过
(邓紫棋《泡沫》)
例(2)中在铺垫了“花朵”一盛开就凋落,“流星”一闪开就堕落之后,用“是”字引出“爱”和“泡沫”之间的相似性,爱情就像泡沫一样,一过就破,飘渺无可及,本体“爱”和喻体“泡沫”同时出现。
2.3借喻
借喻中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这一比喻形式要求本体和喻体之间有高度的象似性,或者上下文语境可以提供充足的象似性信息使人顺利推导出本体。
(3)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
看细水长流
(王菲《红豆》)
例(3)中的“风景”和“细水长流”两个词也都是作为喻体在句中直接出现,分别喻指“感情生活里的大起大落,分分合合”及“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表达的是和对方厮守到老的愿望。
以上三个典型的比喻类型主要是针对明喻、暗喻、借喻等几种不同的比喻形式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象似点或者说隐喻语言中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象似点所作的分析。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