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及恢复期间葡萄幼苗叶片光合机构PSⅡ影响.docVIP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及恢复期间葡萄幼苗叶片光合机构PSⅡ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及恢复期间葡萄幼苗叶片光合机构PSⅡ影响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及恢复期间葡萄幼苗叶片光合机构PSⅡ影响   摘要:以葡萄京秀(VitisviniferaL.cv.jingxiu)幼苗为试材,用O.1mmol?L-1。水杨酸喷施葡萄幼苗,进行高温胁迫(43℃,5h),然后进行恢复处理(25℃,4d),在此处理过程中利用便携式脉冲调制式荧光仪(FMS-2型)和植物效率分析仪测定葡萄叶片光合机构PSⅡ的荧光参数,探讨了水杨酸能否减轻高温胁迫对葡萄叶片PsⅡ的抑制或伤害。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高温胁迫抑制了葡萄叶片光合机构PSⅡ(包括供体侧和受体侧以及反应中心)的功能,外施水杨酸不能减轻PsⅡ受到的直接高温伤害,但是能够使PSⅡ功能恢复的更快,从而最终减轻了高温伤害。   关键词:葡萄叶片;高温胁迫;PsⅡ供体侧;PSⅡ受体侧;PSⅡ反应中心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2009)05―623―05      温度是植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我国不少地区6月中旬到8月底最高温度达到35qc,有时达到40℃,甚至更高,包括葡萄在内的许多作物受到高温胁迫的影响。保护地栽培的葡萄由于放风不及时和通风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突发性短时极端高温危害也时有发生。光是维持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植物吸收的光能往往超过植物本身所能利用的程度,在胁迫条件下,过量的激发能没有及时耗散,最终会对植物造成伤害。极端高温会严重地影响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一定程度的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提高植物防御高温伤害的有效手段。水杨酸(salicylicaeid,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酚类物质,能诱导植物对多种逆境产生抗性。Wang等的研究表明。外施水杨酸能够诱导葡萄幼苗的抗热性,减少高温胁迫下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但是水杨酸究竟对高温胁迫下的葡萄叶片的光合机构PSⅡ有何影响并不清楚。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为将来更好地在葡萄上利用水杨酸防御高温胁迫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的培养   试验材料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京秀葡萄幼苗。2008年3月中旬,在温室中(最高温度27℃,最低温度18℃)把已经通过休眠的1a生扦插苗栽植到塑料盆中。盆高25cm,盆底和盆口直径分别为15cm和20cm。每盆栽1株。盆栽用土为园土:草炭土4:6。其他按常规管理。      1.2 试验处理   在葡萄幼苗长到具有10枚叶片的时候,选择生长健壮一致的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生长控制室中适应2d,白天从6:30到18:30照光,光照强度为700μmol?m-2?s-1。日夜温度为25/20℃,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在适应的第3天上午9:30测定叶绿索荧光指标,随后将试验苗分为2组,在16:30分别喷施无离子水(作为对照)和0.1mmol?L-1的水杨酸溶液(作为处理)。第4天上午9:30继续测定相关指标,之后立即进行高温(43℃)处理到14:30,并测定相关指标。然后恢复为25℃,恢复4d,环境条件同最初的适应条件,每天上午9:30测定相关指标。单株小区,5次重复。在每株苗子从下往上数的第5片叶测定相关指标,并用SPSS1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用英国Hansatech公司生产的FMS-2便携式脉冲调制式荧光仪测定荧光参数。叶片置于暗适应夹中适应20min,用非常弱的调制测量光(小于1μmol?m?-2?s-1)测定初始荧光(FO),然后用饱和脉冲光(5000μmol?m?-2?s-1)照射0.8s测定最大荧光(Fm)。饱和脉冲光照射以后,用500μmol?m-2?s-1的活化光照射叶片,记录稳定F1,F1稳定时的荧光值即为Fs。然后再次打开饱和脉冲光(5000μmol?m-2?s-1。)照射0.8s测定F′m,关闭活化光同时打开远红光照射3s测定F′0。按照以上所得参数,进一步计算其他参数:光适应下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F′m′0)/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F′m-Fs)/(F′m-F′0;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F′-Fm)/′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Fm/F′/Fm-1   用英国Hansatech公司生产的植物效率分析仪(PEA)测定葡萄叶片的荧光诱导曲线(0JIP曲线)。曲线上的参数:F0最小荧光;Fk在300μs时的荧光;Fi在2ms时的荧光;fi在30ms时的荧光,fm最大荧光。从以上参数可进一步获得表示PSⅡ供体侧功能的参数:Wk=(Fk-f0)/(Fj-f0),表示放氧复合体受伤害程度;表示PSⅡ反应中心变化的参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