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译英中成语翻译研究
汉译英中成语翻译研究
摘要:成语是人们长期沿袭使用的,结构基本固定的短语或短句。本文试图从分析翻译的原则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着手,提出汉译英中成语的几种翻译策略。
关键词:成语 翻译 文化
引言
成语是习惯用语的一种,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也是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来源于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通常都具有鲜明的形象与浓厚的民族色彩特征。它一般结构紧密,意义精辟。汉语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拥有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折射出东方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例如“一贫如洗”、“轻如鸿毛”、“顺水推舟”、“笨鸟先飞”等折射出了汉语中有大量用鲜明直观的形象来形容事物的成语。
1 翻译的原则
1.1 传意性
正如尤金?奈达指出的“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原文的意思用译语重新表达出来,使看不懂原文的读者能通过译文获得原文的意思。因此,不失原意即传意性就是翻译的重要原则。任何翻译如果不能把原意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懂得原文的含义,那就失去了翻译的意义,也就不是翻译了。那是不是把每一句中每个词都译出来就达到传意性?这就要看译者给读者的感受是否和原文相同。这一点与传统的翻译标准“信”并不矛盾。它只是突出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所具备的意义和功能。意义和功能是不可分割的。功能反映的是文本的整体效果,而该效果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任何用语言表达的信息都有意思和形式两个方面,这里所谓的“形式”指用词、结构和比喻等。由于两种语言(原语和译语)表达方式不同,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意思,却用了不同形式,而相同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例如:
亚洲四小龙
(A)Four tigers in Asia
(B)Four dragons in Asia
上面的译文(B) 是按字面翻译过来,形式上与原文很相近,但意思却相差很远。(A)把龙译成tiger而(B)把龙译成dragon。“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中国人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汉语中也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诸如“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然而在西方文化字典中,对dragon作如下解释(1) A fabulous monster represented as a gigantic reptile having a lion’s claws, the tail of a serpent, wings and a scaly skin (2) a fiercely vigilant or intractable woman.由此可见,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因此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亚洲四小龙”应翻译成“Four tigers in Asia”。由此可知,为了做到传意或意思不走样,就必须首先把原意弄清楚。译者在动手之前,应该千方百计吃透原著,不能停留在表层意义,而要挖掘内在的深层意义;不能光了解明义,还要懂得暗义、弦外音、原著意图和写作效果等。
1.2可接受性
翻译时把意思表达出来,保存了原意即传意性,实际上只完成了任务的一半。另一半则要看信息接受人对译文的接受程度,也就是可接受性如何。译文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能否完全理解,译文是否明白易懂。可接受性高低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即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因而可接受性也是翻译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如果一个成语翻译得可接受性不好,轻则会使人读起来觉得别扭,不舒服,不像是本国人说的话,重则使人费解,莫名其妙,以至于完全看不懂,不知所云。这样的译文读者不明白,很费解,看不下去甚至根本不想看。那么,语言再忠实,传意性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例如:
(2)水落石出
(A)As the water level sinks, the stones are exposed.
(B) All secrets may eventually come to light.
(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A) A man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科技 第3课 寻找可靠数据源 课件.pptx VIP
- 北京中创天勤MSD系列伺服驱动器说明书.pdf VIP
- 中核人才测评题库及答案.doc
- 术后镇痛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年银发经济消费人群洞察.pdf VIP
- 幼儿园课件:大班上学期 语言——蚯蚓的旅行.pptx
- 2025年司机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科技 第2课 获取数据有方法 课件.ppt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技术 第2课 获取数据有方法 课件.pptx VIP
-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四节 俄罗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