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题画书迹功能与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古代题画书迹功能与意义

浅析中国古代题画书迹功能与意义   清代段玉裁云:“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朱俊声云:“题者,额也,犹也,跋者,足也,犹茇也。”此谓“跋”是“茇”之借字,今而多谓跋尾曰“题跋。”《辞海》云:“题,识也,署也。今言题名,题签均属此意。”“题跋”在《辞海》中是这样注释的:“题于书籍、碑帖、书画之前曰题,书其后曰跋,合称之曰题跋。”可见题跋是写于书画之前或后的文字。“款”即“款识”,是指古代钟鼎铜器上的文字,款在外,识在内。题于书画上面的文字是为“题款”或“落款”。本文所说的“题画书迹”是指题写在画幅以内的所有文字,既包括绘画的题款,也包括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题写的文字内容。从载体上讲,既包括古代流传的卷轴画,也包括非卷轴画,如册页、帛画、版画、壁画、岩画、器物、刻石等,只要画面上有题字的,均列为本文分析的范畴。      作为文字的功能与意义      题画书迹,作为中国绘画与文字结合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古代书法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画上题字,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文字可长可短,内容可多可少,语言务求精炼,表达言简意赅。或记人、记事,或品鉴赏评,或阐发画法、画理,不一而足。其作为文字的功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不仅可以了解绘画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地点、创作原因等具体情况,还可以透视画家或题画人的情感以及他们赋予画作的深刻寓意。      1.题画书迹是画家、时间、地点等信息的重要确证   中国画上关于作者、时间、地点的题字,给我们提供了了解绘画作品最基本的文字信息,也是最为普遍的题画形式之一。早期的绘画无画家题字或题字很少,汉代宣帝时期出现的人物画“题榜”,应该是较早的题字现象。据《汉书?苏武传》记载:“汉宣帝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是说在各位功臣画像的旁边,题写上他们各自的官爵姓名,标明身份,使观览者一目了然。汉代的人物画由“题榜”逐渐发展到题赞及题画诗,题画诗在唐代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唐以前传世绘画作品较少,所以,真正体现在画面上的题画文字并不多。清代钱杜在《宋壶画忆》中云:“画之款识,唐人只小字藏书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记之,然犹是细楷一线,无书两行者。唯东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开元人一派矣。”无论题字多少,都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绘画内容的重要信息。如河北望都1952年出土的壁画上就有零散关于解释说明的题字,其中《吏属图》题字有“主簿”“门下功曹”等。出土于山东嘉祥的武氏祠汉画像刻石也有很多文字,如《荆轲刺秦王》《孔子见老子》等。明代沈周《柳外春耕图》仅题“沈周”二字;清王《寒塘图》题为“寒塘图壬寅腊月灯下王。”寥寥十三字就把作品的主题、作画时间、地点、作者等信息表达清楚。有些画作题字较多,以记文的形式体现出来,记述了画家行踪、创作缘起、画家心得、创作经验等等。黄公望与倪瓒为挚友,黄曾在倪处作《楚江秋晓图卷》,并记述了作画经历和体会,题记云:“至正九月,避迹蜀山,便憩云林高士斋头,闲窗兴至,偶为点染,不觉盈卷,深非古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之妙运也,疏率处惟云林之。”记述较为全面。      2.点明画题、揭示画意、抒发情怀   画之命名,有如文章之题目,故常称为“画题”。王维在《山水论》中云:“凡画山水,须按四时,或曰‘烟笼雾锁’;或曰‘楚岫云归’;或曰‘秋天晓雾’;或曰‘古冢断碑’;或曰‘洞庭春色’;或曰‘路荒人迷’。如此之类,谓之画题。”画题,是绘画作品的重要补充,或点明主题,或揭示画意,或抒发情怀。是画作意境的深化,是画家或题写者感情的发挥。较早的画作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选题即是根据曹植《洛神赋》,内容也是依据文章的故事情节为参考而成的。宋代以画取士,考题往往就是画题,如“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等。石涛作于“辛未二月”(1691 年)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长卷,以极精炼的几个字点明主题,并在卷尾作了一大段跋文,既表明了自己的艺术主张,也谈到了自己对当时在画坛占统治地位的拟古、仿古山水画派的看法。是一篇重要的画论文献,对解读画作本身也大有裨益。   另外,题字要求画家或其他题写者利用画面的意蕴以及笔法留下的空白,在不违背画形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丰富画的内涵,增加画的情趣,体现不同的艺术特色。这促进了诗、书、画在中国画中的有机结合,加强了绘画艺术的审美效果。郑板桥题字好用写竹之法,而且题画布局巧妙,含义深刻。如,郑板桥题《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款道出郑板桥身处逆境中的不屈精神。又题《墨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凭借题画诗赋于墨竹深刻寓意,表达自己关心民间疾苦的情怀。      3.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