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海瑞另一种解读
对海瑞另一种解读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忠贞廉洁的儒臣,他的一生践行“忠孝”二字,甚至成了一个“忠孝”的偏执狂。在现在看来,就是一种心理疾病。他所践行的“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处在当时的官场。他非常孤立、显得格格不入。他所践行的“孝的另一方面是麻木无情,毫无夫妻情义,对子女也是薄情寡恩。随着对海瑞研究的深入,海瑞的光辉形象大打折扣。
童年经历奠定性格特征
琼山海氏是海南望族大户,历来以诗礼传家。海瑞的童年贫穷而不幸,父亲海翰在他四岁时即已去世,留下母亲谢氏(时年28岁)和他孤儿寡母两人相依为命,靠着几亩薄田和做些针线女工维持生计。
孤儿的性格往往是相似的,特别是那些早年丧父的人,母亲会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对其严加管教。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海瑞的童年被取消了。谢氏不许他和别的小孩子一起玩游戏,“有戏谑,必严词正色诲之”。海瑞的耿介、顽强乃至偏执,也因此深深植入了血液之中。而从小所受的儒学教育,又强化了这些倾向。
海太夫人的严守妇道,刻苦度日,是非常有名的。直到海瑞入仕多年后,还是每天从早忙到晚,不稍歇息。史家多以为海瑞的善良、忠诚、刚毅和正直,就有他母亲的影子。
她本是个严厉无生趣的人,加以青年守寡,心态难免有些失常,视儿子如生命,海瑞都三四十岁了,还和母亲同住一个房间。
由于母亲的日夜灌输,道德感比常人要强烈,异常孝顺。在南平、淳安、兴国和苏州时。都把母亲接到任上一起生活。母亲对他的影响也极深。海瑞在淳安当知县时,老母亲过生日,他破天荒地买了两斤肉,一下子成了重大新闻轰动了市井。据说这是他任淳安县令期间唯一的一次“奢侈”。平时他大约也很少吃肉,饭桌上的蔬菜都是他亲自带人在衙后种的。
为人行事执拗刻板
海瑞任教谕二年,他的直接领导、延平府视学到南平视察工作,在南平县学官署接见学官。两名副手存海瑞带领下进入大厅,一见到视学,一左一右急趋上前,叩头拜见。海瑞夹在二人中间,站而不跪,只拱了拱手。视学先是惊讶,继而害羞,冷笑一声。对两旁随从说:“呦,你们看这三个人。倒是个山字笔架!”两跪,夹一站,可不是活脱脱一副山字笔架的模样。视学觉得海瑞是有意轻慢自己,拂袖而去。
海瑞认为视学缺乏正气,不严格遵守朝廷规定。开国之时,国家就规定学官在学校见上官,拜而不跪,以体现师道尊严。百年之后,上风日坏,学官们为了讨好上级,无所不为,跪迎上官早已相习成风。所以,海瑞的这一站就站的惊世骇俗。一下子,“海笔架”的名声在官场上传开了。
县学教育在许多地方都成了摆设,学官们大多都敷衍了事,学生们冒名顶替、逃学旷课都是常事,而海瑞到任之后,天天盯在学校里,订出教约十六条,甄别学生年龄、身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狠抓学校纪律,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们都称海瑞为“海阎王”,纪律确实大有好转。属下出现了这样的“模范官员”,对每个封疆大吏来说都是件脸上有光的事,于是“巡按监司交章荐之”,海瑞获得了这意外的升迁。
嘉靖三十七(1558)五月。新任知县海瑞由福建抵达浙江淳安。史称,明朝“官俸最薄”。海瑞知道地方官不是靠朝廷俸禄吃饭,他们的主要收入是种种“常例”。所谓常例,就是土政策、乱收费。诸项收人加起来,每年也有一千两银子的收入,每年的招待费、送给上级的“礼金”都要从这里出。
私设小金库,制定土政策,是开国之初明令禁止的。然而,太祖去世以后二百年,这些常例陋规已经成了公开的政策,建立在县制之上的整个官僚系统都是在这些常例的支持下运转,上任十天后,海瑞公布了一个决定:革除所有常例。在别人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在海瑞看来,是天经地义。这一举动不亚于一场政治地震。不但全县官吏如遭晴天霹雳,通省官员都目瞪口呆!淳安的县丞、主簿纷纷要求调离,衙役、门子也都回家不干了。上司生日、红白喜事,正是下级们“表示”的最佳时机,他只写了一封贺信。海瑞就这样成了官场上的“海怪物”。
任应天巡抚期间,为了整肃江南上大夫出入官府互通关节的风气,他规定:凡乡绅、举人、监生等到衙门拜见官员。或投递书信,必须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谈话的要点和书信的节录,官员出行则要记载行踪和言论。凡不让登记、所记不实或事后篡改者,官员和登记者都要受到处罚。
海瑞雷厉风行地推行他的廉正措施,义无返顾,斗志昂扬,全中国的官场却是一片哗然。人们因海瑞的举措大惊失色,义愤填膺。几乎所有官员都一致公认从未见过如此怪僻、乖张、不近情理的封疆大吏,居然视自己的僚属和过往的官员为寇仇。京师和外地的官员到了海瑞的辖区,如同进入敌国;下属的官员一举一动都要登记在册,简直形同囚犯。这样古怪的巡抚,当然无法见容于官场,弹劾的奏章也就不断地送达御前。
天不怕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