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行人教版初中文言文注释指瑕
初中语文教材自2001年第1版刊出以来已历时十余载,印刷多次。期间08年7月刊出第3版,在再版中除文言文篇目稍作更改外,一些文言文注释也做了调整。如:九(下)第23课《愚公移山》中对“陇断”的注释:“垄,高地”。文中为“陇”字,而注字为“垄”,显然错误。再版中已将误注订正为“陇”通“垄”。
可见,编者也在注意文言文中注释的错误,并将错误及时订正,以便传授正确的知识。但笔者认为,仍有一些注释存在错误或该注未注现象,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困惑。故笔者将存在的问题和个人拙见列出,以供同仁探讨。
一、再版中仍需改正的错误注释
第一,七(上)第20课《山市》中将“洞开”注为“大开”,显然错误。“开”为“大开”之意,而“洞”是名词用作状语修饰“开”,译为“像洞一样”。故“洞开”解释为“像洞一样大开着”,才符合文意。此句用法和“一狼犬坐于前”中“犬”字用法一样。
第二,八(上)第21课《桃花源记》中将“悉如外人”中的“外人”误注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渔人生活在晋太元年间,而桃花源内的人为避秦时战乱而入“绝境”,两朝相隔六百余年,六百年间桃花源外世人的衣着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桃花源内的人仍保留着秦时古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衣着打扮不可能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故将“外人”译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对。应译为:“外界之人”或“外世神仙”。(详见拙作《中的“悉如外人”新解》)
另外,本课将“遂迷”中的“遂”误注为“终于”。“终于”指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一般蕴含着某种主观愿望在里面,其结果往往是期待得以实现。如:我们常说“终于胜利了”而不说“终于失败了”。故若将“遂”译为“终于”,就成了“终于迷路了”,显然与文意不符。所以,“遂”应译为“最终”表示“最后、末了”之意才符合文意。
第三,八(上)第28课《观潮》中对“虽席地不容间也”中“间”字旧版未注音,而在再版中补注为“jiān”。笔者认为此注不妥。
《汉语大字典》:“‘间’字在‘空闲、空暇’的意义上常与‘闲’字混用”。故,此句中的“间”字实为“闲”字的混用,意为“空闲”,读作“xián”。有些版本就将此句印为“虽席地不容闲也”。旧版的注释也默认此意,将此句注解为:“即使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但没给“间(xián)”字做出明确注音和解释。
再版中将此句译为:“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并给“间”字注音为“jiān”。译句中的“中间”应是根据文意所做的补充,而不是“间”字的对应译文。“间”字的意项在译句中对应的意思应该是“空地”。但“间”字读作“jiān”时并无“空地”之意。而在读作“jiàn”时却有“空隙、缝隙”之意,可引申为“空地”。“间”作此义时,此句亦能讲通,可译为:“(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隙(空地)也不容有”,但此时“间”应读作“jiàn”而不是“jiān”。书中注释显然有误。但笔者还是较偏重此字读作“xián”与“闲”通,译作“空闲,空”。
第四,八(上)第29课《湖心亭看雪》中“余??一小舟”中“??”字的注音也有问题。
旧版注为“nú”译为“撑船”,再版改注为:“‘ráo’通‘桡’,‘撑船’。一作‘??’”。“??”、“??”、“桡”三字不常用,均未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但在《汉语大字典》中三字均能找到。其中对“??”的注解说:“此字读‘nú’(又读‘rú’)”。注1释为:“牵引,撑”。宋黄庭坚《听宋宗儒摘阮歌》:“渔父??舟在葭苇”。唐韩愈《送区册序》:“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舟而来。”可见“??”音“nú”或“rú”用作动词,意思为“撑”。旧版注释正确。但再版注释中却将“??”注为:“通‘桡’(ráo),撑(船)”。此用法在《汉语大字典》中也能找到,注7释为:“通‘桡’,船桨”。显然是一名词,用在此句中不对。(注:“??”在拼音输入法状态下音“rú”)
第五,九(上)第21课《陈涉世家》中将“丹书帛曰”中的“丹”注为“朱砂”,不准确。
“丹”本意指“朱砂”。但在此句中亦是用作状语修饰动词“写”,故应译为“用朱砂”。此句与《山市》中“洞开”错误类型相同。
另外,本课中将“恚”注为“恼怒”亦不正确。《说文?心部》:“恚,恨也”,其本意为“恼怒”,但结合文意来看,应是“广故数言欲亡”,使尉恼怒。所以,“恚”在此处应是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恼怒”。另外,“忿”,《玉篇?心部》:“忿,恨也,怒也”。与“恚”同义,亦为使动。综上,“忿恚”应放在一起解释为:“使……恼怒”。
第六,九(下)第21课《曹刿论战》中将“牺牲”误注为“猪、牛、羊等”。
“牺”指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高清原版).pdf VIP
-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课件.ppt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docx VIP
- 人工智能与创新学习尔雅网课答案.docx VIP
- 2025年甘肃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15-2020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VIP
- 一种电解液取样器.pdf VIP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22)基本表式总表.pdf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习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