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书》文献价值浅析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docxVIP

《蛮书》文献价值浅析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蛮书》文献价值浅析历史文献学专业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蛮书》文献价值浅析 《蛮书》文献价值浅析 PAGE PAGE 13 PAGE PAGE 10 绪 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蛮书》的作者为唐朝人樊绰,他曾以属官的身份跟随安南经略史蔡袭深入 云南,后来他以这段经历为基础,参考了袁滋的《云南记》和韦齐休的《云南行 记》等前人的资料,编撰成《蛮书》。此书写成之后,宋及以后的云南民族研究 便对此书十分重视。《新唐书·南蛮传》主要取材于《蛮书》,司马光也引用了《蛮 书》的很多内容到《通鉴考异》中。1《四库全书总目》载: 交州境接南诏,绰为幕僚,亲见蛮事,故于六诏种族、风俗、山川、道 里及前后措置始末,撰次极详,实舆志中最古之本。宋祁作《新史·南蛮 传》,司马光《通鉴》载南诏事,多采用之。程大昌等复引所述澜沧江, 以证华阳、黑水之说,盖宋时甚重此书,而自明以来流传遂绝。2 由于唐朝流传下来的云南地方史料很少,《蛮书》的文献价值对唐朝云南地方的 研究则显得更加重要。它是现在仅存于世的最详细、最完备的介绍唐朝云南地方 的历史文献资料。方国瑜先生认为“此书为唐人著述云南史地之专著仅存于世者, 亦为考究南诏史事最重要之典籍。”3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云南地方的民族制度、民 族风物、民族地理以及民族的演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仅就《蛮书》的书名而言,应为蛮族之书。提起蛮族,必定会使人想起古代 的四夷之说,即“蛮、夷、戎、狄”的概念。最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过商代征夷方 的记载,至春秋时期,在《礼记》中提出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概念。 从这些概念的形成来看,所谓的蛮、夷、戎、狄都是泛称,而非族类。史书上提 及的“南蛮”,实则是指南方的广袤大地上居住着的众多少数民族。尤其在云南 地区,生活着众多民族,时至今日仍居住着全国民族种类半数以上的少数民族。 所以,樊绰将唐代云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集结成书,取名为《蛮书》也就 可以理解了。 ? 方铁:《南诏、吐蕃与唐朝三者间的关系》,载《中国藏学》2003 年 3 期。 2[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六《史部·载记类》,北京:中华书局 1965 年版,第 901 页。 3 方国瑜:《云南史料目录概说》,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版,第 153 页。 既然《蛮书》的内容涉及少数民族,大部涉及唐代南诏之事,称《蛮书》为 民族文献是恰当不过的。何为“民族文献”,大部分学者认为,从纵的方面,民 族文献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揭示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从横的方面讲, 民族文献记录了有关少数民族在各个学科领域的丰功伟绩,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绚 丽多彩。从学术的角度来审视民族文献,人们归纳出这样的认识,即民族文献是 记录有关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进行社会实践的 知识和经验总结的所有载体。4《蛮书》则是属于这样的文献。 由于在民族院校学习生活的使然,自己逐渐对民族文献,特别是南方少数民 族文献产生了兴趣。而《蛮书》作为一部重要的研究唐代云南民族社会历史方面 的文献,一直受到有关方面和相关学者的关注。云南民族的众多,少数民族的不 凡成就,促成本人将《蛮书》作为研究的首选。本文试图从文献着手,认真仔细 的研究其文献价值所在,以期促进我们对《蛮书》的价值有全新的认识,提升《蛮 书》利用的潜能和作用。 二、文献综述与写作构想 《蛮书》在写成之后,为唐朝处理云南地区各类问题提供了十分可靠的依据, 同时也成为后人研究南诏史事最重要的文献资料。由于《蛮书》的文献价值,《新 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太平御览》以及《郡斋读书志》等重要古籍 中都引用了其中的内容。明朝《永乐大典》最早全文收录了《蛮书》,但洪武以 后,很少有人提及《蛮书》,渐至流传断绝。清乾隆年间四库馆臣编纂《四库全 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蛮书》并精加整理,并排入《武英殿聚珍版丛 书》之内,随后纳入《四库全书》中,《蛮书》复流传于世。5现存世的版本均是 以聚珍本重刻或翻刻本。6 进入近代,人们对《蛮书》的研究有所重视,许多学者对之进行了校注,如 向达的《蛮书校注》、赵吕甫的《云南志校释》以及木芹的《云南志补注》;7也 有学者对《蛮书》的成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证,如方国瑜的《云南民族史讲义》、 《云南史料目录概说》等。 4 王学艳:《我国少数民族文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5 向达:《蛮书校注·序言》,北京: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 5 页。 闫春:《论〈四库全书〉收录的明代〈四书〉著作》,载《兰州学刊》2008 年第 10 期。 7白兴发:《20 世纪彝族史研究述略》,载《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 年 6 期。 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