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避暑旅游产业体系构建分析——以贵阳市为例-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ummer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 a case study of guiyang city.docx

城市避暑旅游产业体系构建分析——以贵阳市为例-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ummer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 a case study of guiyang city.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避暑旅游产业体系构建分析——以贵阳市为例-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ummer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 a case study of guiyang city

PAGE PAGE 1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节 避暑旅游的相关概念 一、气候旅游资源和避暑旅游资源 (一)气候旅游资源 HYPERLINK /view/262972.htm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 HYPERLINK /view/48425.htm 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 HYPERLINK /view/570574.htm 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1。 缪启龙(1999)认为“所谓旅游气候资源是指具有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 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是任何一个旅游环境必不可少的 重要构成因素,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1]。根据旅游地多年的气候特征,陈安泽、 卢云亭等所著的《旅游地学概论》将旅游气候资源分为以下几类:(1)避暑型气候。 将世界的避暑城市与避暑旅游区分为3种类型,即:①高山、高原型。如菲律宾的 碧瑶,我国的避暑胜地庐山均属此种类型;②海滨型。如北戴河、大连、青岛等 旅游城市;③高纬度型。如挪威哈默菲特,我国黑龙江省的漠河等地,均因纬度高, 夏无酷暑而成为避暑胜地。(2)避寒型气候。世界上的避寒旅游区均分布在热带、 亚热带的海洋气候区。如美国的夏威夷,我国的海南岛,南亚的沙捞越等,既是风 景明珠,又是避寒胜地。(3)阳光充足型气候。阳光是重要的气候旅游资源,地中 海沿岸各国,利用副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即日照时间长,阳光和煦的特点,建海滨 浴场旅游区,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4)极圈“白夜”。这也是一种阳光旅 游资源,“白夜”在地理学上叫极昼,现在,北欧诸国每年夏季都要接待数以万计 的旅游者,其中不少人的旅游目的,就是为了体验“白夜”生活[2]。 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舒适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避 暑型气候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的稀缺性资源。在全球变暖情况下,避暑型气候资 源更凸现了其紧缺性、珍贵性。 (二)避暑旅游资源 桂强芳2指出,避暑旅游资源是相对狭窄的范畴,角度不同,内涵也有差异。 从旅游需求方面来看,避暑旅游资源是指游客在每年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到特定 旅游目的地观光游憩、消夏纳凉、度假休闲、健身康疗的一种旅游资源;从旅游 消费者角度看,潜在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主要诱发要素是避暑型“稀缺”气候, 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应带有鲜明的避暑型“稀缺”气候符号。从旅游供给方面来看, 避暑旅游资源是指利用避暑旅游环境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主要有山地、 森林、水体、洞穴、峡谷、湿地、草原、避暑生态建筑与接待设施等)设计、开 发,并在旅游市场推出的一种夏季旅游产品;从旅游经营者角度看,其设计并推 1 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规划通则》 2 桂强芳,香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会长、博士 出的避暑旅游产品应该满足客源市场需求,以避暑型“异质”气候为基础依托,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 二、避暑旅游 避暑旅游是一项历史悠久、盛行至今的夏季旅游活动,也是在我国开展历史 较长的传统型的旅游活动,然而避暑旅游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还是近几年的事。 “2007”首届中国(贵阳)避暑旅游经济论坛”率先提出了“避暑旅游”、“避暑 产业”、“避暑经济”等特色经济新概念。 避暑旅游,从需求角度讲,人们的旅游动机是为了避暑,因避暑而到某一目 的地开展的旅游活动。从供给角度讲,目的地利用避暑旅游资源,开发避暑旅游 产品,满足人们避暑旅游的需要。 虽然一些不具备避暑气候的目的地、景区也可开发避暑旅游产品,一些景区 可依托其水体、森林等资源主动去创造和引领市场,开发融商业、休闲、运动、 娱乐于一体的避暑休闲型产品,如上海的东方绿洲,杭州西湖的水上自行车、游 船等活动。但文章所指的避暑旅游目的地是那些具备优势气候资源的地区,这些 地区可依托稀缺的气候资源条件开发相应的避暑旅游产品,从而发展其避暑旅游 业。避暑旅游具有以下特点: (一)季节性 避暑旅游开展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季,对于中国而言,是最炎热的6、7、8 月份。 (二)地域性 夏季凉爽的气候资源是开展避暑旅游的前提,所以避暑旅游的开展不可能在 任何地区,只在具有避暑旅游资源优势的局部地区,一般集中在海滨、山地、高 原、森林及高纬度等地区。 (三)休闲性 与传统的观光旅游不同,避暑旅游重在“避暑”,主要体现休闲、度假等内 容,并不要求避暑目的地一定是“名山大川”或“名胜古迹”,只要具备一定的 避暑条件和相应设施,能满足游客避暑休闲的需求即可。 (四)体验性 避暑旅游从深层次讲,是一种体验性的活动,游客到达目的地后始终是置身 于凉爽的气候之中,在开展旅游活动的同时,获得生理和心理的体验。 三、避暑旅游业与避暑旅游产业体系 避暑旅游业指为由于避暑动因产生的旅游业发展所涉及的吃、住、行、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