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美学思想视域中王家卫电影主体性探究.docVIP

庄子美学思想视域中王家卫电影主体性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美学思想视域中王家卫电影主体性探究

庄子美学思想视域中王家卫电影主体性探究   【作者简介】柳广文,男,甘肃西峰人,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硕士,主要从事影视文化理论研究;   邵丽媛,女,甘肃合水人,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院讲师,四川大学艺术学博士生,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庄子美学思想视域中的王家卫电影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XB11)成果。 庄子的人生哲学被看作是消极的,在庄子哲学中人生是悲观绝望的。庄子哲学体现出了对个人在现实之中的各种苦闷和烦恼的关心,具有很强现实关怀的色彩。王家卫电影中的许多人物是消极颓废的,是孤寂无聊的。王家卫电影是对现代人精神困顿和主体性丧失的人文关怀。庄子美学和王家卫电影拥有一个共同的亘古话题――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王家卫电影中经常出现人物死亡的情节。《旺角卡门》中华仔为小弟而被警察打死横尸街头,《堕落天使》里面黎明扮演的杀手为自己做决定而被黑帮打死。王家卫在电影中用镜头把人物的死处理得异常美,《堕落天使》里面杀手最后死去时,拖尾镜头和急速的镜头旋转,弱化了我们悲伤的感觉,只留下久久的回味。死亡对这些人物来说是解脱,是生命的升华。华仔早厌倦了打打杀杀的生活,想归隐江湖,死让他得以解脱,结束了这样的苦闷生活。《堕落天使》中的杀手从来是别人替自己做决定,终于一天他想自己做决定,可是他自己做决定并不是他所擅长的事情,于是解决这个冲突的办法就是死亡。他自己决定行动,却被人杀死,这也可视作是他的一种解脱,从一种虚空生活中解脱了出来。而庄子人生哲学恰是把死亡当作生的各种痛苦的解脱。例如,“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庄子?刻意》)[1]“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庄子?大宗师》)[2]说的就是人的生是劳顿的、不快乐的,而死却是休息,死了人就没有那么多的困扰和痛苦了,人就从这无边的苦海里解脱了。所以,“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至乐》)[3]庄子认为妻子死了她就不再受人世间的痛苦了,这值得为她而高兴,干嘛还要为这事哀伤呢?在《东邪西毒》里也流露出对待死亡的同样态度。欧阳锋的大嫂生活在失落之中,她是不快乐的,最终她死了。黄药师的画外音说出:“她病死了”的时候,画面上欧阳锋大嫂的特写镜头中她带着美丽的微笑,她从对欧阳锋的思念的苦闷中解脱出来了。《阿飞正传》是对庄子人生生死观念最神似的视觉化展露。旭仔一直寻找自己的生母,当他找到生母时,生母不见他,旭仔离开了。这即是人对自身“生”的追寻确认。旭仔一直追问的是自身的“生”的问题,可是在他接近生母时却不能相见就暗示了人对自身“生”是不可认知的。“庄子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们既不知道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世界究竟是不是存在。”[4]对于生命也是如此,也是不可认识的,这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观点,是神秘论。死亡也就和生并没有什么差别了,“知死生存亡之一体”(《庄子?大宗师》)。[5]《阿飞正传》最后旭仔说死亡并不只是在那一种情况下发生,时时刻刻都会发生。对于死亡,旭仔坦然面对,在他看来生和死又有什么差别呢?生生死死混沌一体。   对生死命题的不可知论导致了王家卫电影中又含有了宿命论的成分。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个人世界里的孤独者,他们在现实中无所适从,而他们的人生困境似乎都是冥冥中被注定好的,就像《阿飞正传》里面那没有脚的鸟一样,“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而它“其实什么地方也没去过,这只鸟一开始就已经死了”。旭仔的流浪和客死他乡一开始就是注定了的,因为他是没有“根”的。人生的宿命感是王家卫电影影像致力营造的意境中的重要诉求。沙漠的后面是另一片沙漠,即使你到这里很久了,你还是看不清楚它。人面对这种宿命式的人生困境只能在其中浑浑噩噩,安然处之,了却一生。这就很有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人世间》)[6]的意思了。“要从主观上、精神上对个人命运中所遭遇到的一切不幸事件和悲剧泰然处之,顺其自然。”[7]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叼一支烟躺在床上,任凭烟圈翻腾或者喝得酩酊大醉,整日睡眼惺忪无所事事,这则是对“安之若命”消极的响应。   庄子梦蝶的故事形象地表述了自我的不确定性。于是庄子就怀疑自己到底是什么,怀疑主体的存在,这也有点类似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了。自我是虚幻不可知的,梦和醒之间也是模糊的,自己是什么以及什么是梦什么是醒都是说不清的。如此,人也就是缥缈不可捉摸的,人生自然也就是幻景,是荒谬的。人生所有的困境当然也就是无解的。这似乎可以给理解王家卫电影中虚幻不实的意象提供一个参照系。《东邪西毒》讲述一个本身就是虚构的神话的武侠世界故事,加之王家卫电影一贯的视听风格更使这种幻境恍惚迷离,人物也模糊不确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