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研究组,另外一组是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以及苦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以及不良反应等各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复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干扰素;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复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130-0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患者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无法控制则会演变成为肝硬化、肝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干扰素复合治疗法。该研究对2010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将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研究组,另外一组是对照组。研究组60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2~76岁,平均(54.61±10.43)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5.78±2.84)年。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1~74岁,平均(54.18±10.89)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5.58±2.9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工作,例如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肾功能与肝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测等,对于老年患者,还需要做心功能和心电图检查这两项工作。一系列的检查完成之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护肝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以及苦参治疗,即选择180 ug的聚乙二醇干扰素,用药方式为肌肉注射,每周注射1次即可[1]。选择0.3 g的利巴韦林颗粒,每天3次,口服,此外,还加用苦参素进行静脉滴注,选择1200 mg的苦参素,将其与100 mL的葡萄糖溶液混合之后进行静脉滴注,在静脉滴注的过程中,控制好滴注的速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照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即选择180 ug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肌肉注射,0.3 g的利巴韦林颗粒,每天3次,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4周,在治疗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治疗后每四周进行一次检查,若是检查发现患者的肝功能己经恢复到正常状态,则可停止静脉给药[2]。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第4周、第12周以及第20周,均进行肝功能检查,尤其是在停止用药后,检查患者的肝功能是否已经恢复正常。观察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临床症状是否有所缓解,例如患者的肝脏肿大现象、乏力等现象是否有所改善,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例如出现头晕、体温异常、乏力以及血小板异常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各组之间的样本均数比较,使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将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可知研究组60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49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41例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34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更加明显。在不良反应上,研究组只有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对照组2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详情如表1所示,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健康越加关注,但是,因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依然持续攀上。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透视与反思.doc
- 师范生创新意识培养思考与实践.doc
- 师范生参加教师招聘考试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doc
- 师范生口语能力培养策略探讨.doc
- 师范生合作教学能力培养探索与省思.doc
- 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角色转换适应性问题研究.doc
- 师范生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研究.doc
- 师范生在线社区活动理论分析研究.doc
- 师范生培养第二课堂设计方案研究.doc
- 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模式构建.doc
- 干扰素栓配合LEEP刀治疗CINⅡ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疗效观察.doc
- 干扰素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doc
- 干扰素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有效性研究.doc
- 干扰素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影响研究.doc
- 干扰素皮损内注射联合重组人干扰素凝胶外搽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研究.doc
- 干扰素联合咪喹莫特乳膏应用于预防尖锐湿疣复发效果观察.doc
- 干扰素联合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评价.doc
- 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效果分析.doc
-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耐药后HBV YMDD变异及HBV前S2蛋白变化研究.doc
- 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临床效果分析.doc
最近下载
- 如何开好早会..ppt VIP
- 《机械基础》课件 孟莹 单元1--4 静力学--- 螺纹连接与螺旋机构.pptx
- 靶向二代测序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第2版[西门子S7-1200](PLC)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pptx VIP
- 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pptx VIP
- 自考 新思想学习资料 15040新思想 主观题.pdf VIP
-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上册)第2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JORC2004(中文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