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群体动态及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小麦群体动态及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摘 要:利用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2016―2017年度氮高效品种筛选和展示田的试验数据,研究了小麦群体动态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茎蘖数随时间、叶面积系数随积温呈e的二次多项式指数曲线变化;干物重随时间变化为Logistic曲线,随积温变化为二次多项式。在一定的范围内,产量主要取决于穗数,冬后茎蘖数与穗数正相关,挑旗后茎蘖数与产量、叶面积系数与穗数、产量正相关,拔节后干物重积累与穗数、产量正相关。
关键词:小麦产量;气候异常;高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6-0046-04
群体动态是作物栽培的核心问题之一,群体指标通常被作为确定促控措施的重要参数。20世纪80年代,凌启鸿[1]率先提出了“群体质量”的概念,之后许多学者对小麦高产群体的形成及调控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由于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等的不同,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结构和产量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为此,笔者利用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2016―2017年度氮高效品种筛选和展示田的试验数据,研究了小麦群体动态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氮高效品种筛选 参试品种20个,分别是:安农0711、安科157、新麦26、济麦22、华成3366、烟农19、益科麦3号、益科麦5号、百农207、紫麦19、皖垦麦0901、未来0818、荃麦725、淮麦33、周麦27、涡麦9号、安农大1206、山西1号、山西2号和淮麦20。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0m2。
1.1.2 品种展示 参试品种25个,分别是:徽研198、淮麦29、淮麦28、百农616、隆平518、淮麦22、山农20、周麦28、良星99、淮麦33、大地22、济科33、淮麦21、新研3-1、柳麦618、柳麦716、濉1309、濉1216、濉5158、淮麦35、皖麦52、济麦22、平安11和华成3366,以烟农19为对照。间比法顺序排列,首尾设置对照,中间每隔8个品种插入对照,小区面积200m2。2016―2017年度在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进行,土壤类型砂姜黑土,土壤质地粘壤土,前茬玉米,机收后秸秆粉碎还田,旋耕耙实。筛选试验10月19日人工开沟条播,展示19日机播。3月11日追施拔节肥,3月13日微喷40min。田间管理按高产田要求进行。
1.2 数据获取和处理 3叶期选取出苗均匀一致、有代表性的2个1m行段定点,数取基本苗。于越冬始期、返青、拔节、挑旗、扬花和成熟期数取茎蘖数,同时在样点周围选取与样段生长相近的植株10个(扬花后取20个单茎),测定叶面积和干物重。叶面积LA=L×D×0.83(L为叶长,D为叶宽,0.83为经验系数)。气象资料来自濉溪县气象局,积温用5日滑动平均法测算。利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和作图,利用DPS v7.05?M行统计分析。
1.3 生产周期气候条件 2016年10月中旬至2017年5月气候异常,利弊参半。日照时数1313.7h,比历年平均少58h,总体正常。1月上旬前(含)仅305.4h,比历年平均少185.0h;4月中旬至5月下旬469.8h,比历年平均多94.8h。平均气温10.5℃,比历年平均9.5℃高1.0℃,总体异常偏高。6旬(出苗60d的简称,下同)比历年平均低0.1~3.3℃,1旬异常偏低;8旬异常偏高。5月17―22日、25―31日最高气温≥29.5℃,26―30日相对湿度≤50%,伴随轻度干热风。受气温偏高和轻度干热风的影响,小麦灌浆期缩短,千粒重降低。2016年10月到翌年5月,降水量393.5mm,比历年平均多118.7mm,异常偏多。1月前降水301.5mm,比历年平均多199.5mm,异常偏多;2―5月降水92.0mm,比历年平均少80.7mm,异常偏少。受降水异常影响,部分麦田晚播或重播,延误追肥;麦苗受渍,发育不良,根系浅,吸肥能力弱,返青开始即现黄苗,转旺缓慢。拔节后光温条件优越,病害较轻,对穗分化和灌浆有利。
2 结果与分析
2组试验49个处理产量5175.0~8608.3kg/hm2,平均6778.7kg/hm2,其中47个品种介于5250~8250kg/hm2;穗数342.5万~755.0万/hm2,平均为496.2万/hm2;穗粒数26.0~54.5,平均36.7粒;千粒重40.3~60.5g,平均48.3g。
2.1 小麦群体动态变化
2.1.1 茎蘖动态 小麦茎蘖动态是描述群体质量最重要的指标[2]。冬前分蘖迅速增长,越冬期缓慢增长,返青期少量发生,拔节后迅速缩小,到开花期群体茎蘖数稳定下来(图1)。茎蘖数(S)随时间(苗后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