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海底沉没物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理分析及思考.docVIP

打捞海底沉没物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理分析及思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捞海底沉没物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理分析及思考

打捞海底沉没物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理分析及思考   摘要:打捞海底沉没物从行为方式上分析,在刑法规范的技术运用上具有无法克服的障碍。从法理角度分析,一种行为构成犯罪,往往具有二次性违法的特征。在行为能够通过民法或其他法规制约的时候。不应直接运用刑法作跳跃式的分析认定。   关键词:打捞沉没物;海上毗连区;二次性违法;刑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8―0079―04      近些年,刑法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其中许霆利用ATM故障“疯狂取钱”和深圳机场候机楼清洁女工梁丽“捡”300万黄金首饰案件,能否构成犯罪的争论。今年6月11日浙江台州区法院开庭审理的打捞海底沉没物的盗窃罪堪比以上二案更有探讨的价值,其典型性在于开天辟地、始无前例的海底打捞沉没物的第一刑案。虽然社会群众在网络上反对以刑罚处理呼声高涨,参与投票的有3万多人次,但作为个体的热点问题会很快被人遗忘,而由个体问题引起的整体困惑却不应该被人遗忘,学者们更应该走进历史、走进现实、走进制度,从技术方法、司法观念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探索。      一、问题的由来      据媒体报导[1],2008年3月13日,在巴拿马登记注册的天道酬勤国际海运有限公司所有的在塞拉利昂登记NEW HANGZHOU(新杭州)的货船。轮载运钢材9 000余吨途经浙江省台州市大陈岛海域22海里的毗连区时沉没,后沉船单位委托相关部门对该船进行油污处理及位置探摸、咨询打捞价格,并与该船的承保单位就保险理赔事宜正在进行协商和沟通。海事局一中层干部与椒江当地人员将视线盯上了海底沉没物,联略了二艘福建股份单位的船员进行擅自打捞。2008年5月份浙江海警部队将擅自打捞海底沉没物的二艘福建股份单位的全体船员29人抓获逮捕,而后追捕了11名椒江当地有关人员,司法机关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二、对打捞海底沉没物的行为就刑法规范的技术分析      海上打捞案能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其实是一个刑法规范的技术运用问题。如果擅自打捞海底沉没物的行为能够符合刑法上某一犯罪构成的规范设定,那么其行为就有可能成为犯罪。认为擅自打捞海底沉没物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各种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即擅自打捞海底沉没物的行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客观上实施了非法的占有行为。但是这些观点却忽视了这个非法的“法”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实际上这个“法”应当是指民法和其他一些法规的前置性法律,脱离了民法和这些前置性法律的规定,我们无法判断打捞海底沉没物的行为能否构成犯罪。而刑法中所有财产性犯罪都是以民法的所有权制度规定作为立法基础的,本案能否构成犯罪,我们应当从民法的层面先加以分析,只有当这种行为已经违反并超越了民法调整的范围,才有可能进入到刑法领域。司法实践中对这一案件进行定性时,思维的逻辑起点应该放在这里。   财产性的犯罪,无疑是以他人的财物为犯罪对象。构成盗窃罪所涉及到该案的犯罪对象时,至多认为沉船上的钢材是否属于货主的物。其实这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沉船上的钢材当然属于货主的物,如同索马里海盗船抢劫外国船舶当然等于抢劫他人财物一样。由于货轮发生故障沉入毗连区的海底50米深,但是从法理上来说,对于毗连区沉没财产的归属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际公约,水下的沉没物首先应该判定其物主。一旦辨明物主就可以实现其所有权,所以沉船上的钢材本身也是来源于中国的货主,其财产的所有权当然属于中国的货主。如果打捞沉没物的行为能构成盗窃罪,那么,认定其行为属于盗窃罪也就没有什么问题。然而问题恰恰在于打捞沉没物的行为能否认定为盗窃并不仅仅取决于这一财物是否属于所有权人。从法律上说,这里的海上沉没物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失去控制和占有?更在于是犯罪对象的法律属性是什么?所以弄清楚沉没物存在的形式与法律属性,弄清楚沉没物是否属于货主的实际占有、控制,对于我们分析此类案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海域沉没物打捞的现状   我国海域曾有十步一沉船之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海洋中约有300万艘未被发现的沉船,这些沉船较为集中的地区大多是历史上海上交通较为发达的区域,比如地中海海域、欧洲到北美的航线、中国到东南亚航线以及中国到日本航线的海域等。按照教科文组织的认定,凡距今一百年以上的沉船就属于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因此,在各国法律和国际法律中,一般依据沉船距今的年代和时间来进行区别管理和对待。例如,在国际海事组织的管理机制中,国际打捞法只适用普通沉船的打捞,而不适用于文物性沉船的打捞。而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管理条例》则规定,1911年以后的水下遗存不适用该条例。   而非文物遗产的沉没物,是指沉没于沿海水域或内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