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徒手旋转配合侧俯卧位在头位难产中应用
徒手旋转配合侧俯卧位在头位难产中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徒手旋转配合胎背对侧侧俯卧位减少产程中头位难产的疗效。方法 将300例活跃期胎头位置异常、足月妊娠的健康产妇随机等分为徒手旋转配合胎背对侧侧俯卧位(观察组)和常规体位组(对照组)各300例,比较两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徒手旋转配合胎背对侧侧俯卧位法能有效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枕横位、枕后位),减少头位难产,提高阴道分娩质量。
关键词:徒手旋转 侧俯卧位 纠正 胎头位置异常 头位难产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70-02
胎头位置异常是造成头位难产的常见原因,其中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报道,发病率均为5%左右[1],因此降低胎头位置异常的发生率是防止头位难产的重要环节。若未及时对病情做出判断并对症处理,易造成母婴危害[2]。近几年来,我们对300例胎头位置异常采用徒手旋转配合胎背对侧侧俯卧位使其转成枕前位经阴道分娩,大大降低手术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1日―2013年3月30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凡具备以下条件者纳入研究对象(1)单胎、头位、初产妇,年龄20―34岁。(2)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3)产妇进入活跃期,经内诊或B超检查证实胎头为枕横位或枕后位。(4)新生儿体重估计2500克~4000克。(5)除外有严重头盆不称者如骨盆狭窄或畸形。(6)胎儿无畸形。
1.2 分组:按住院号末位数字单、双号随机分组,单号孕妇分入研究组300例,双号孕妇分入对照组300例,两组孕妇基本情况特征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方法:(1)侧俯卧位: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3cm时指导产妇向胎背对侧侧俯卧位,前胸尽量贴近床面、与床面成夹角≤60°。 胎儿枕方位与胎背方位基本一致。对于右枕横(后)位的采取左侧俯卧位,对于左枕横(后)位的采取右侧俯卧位。(2)徒手旋转胎头:产妇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了解骨盆、胎方位、宫口扩张情况,确诊为枕横位或枕后位,胎膜已破,具备上述条件,在宫缩间隙期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放于胎头顶额部,拇指自然张开,五指及手掌托住胎头,对左枕横位逆时针旋转45°后为左枕前位,对右枕横位顺时针旋转45°后为右枕前位,对右枕后位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为右枕前位,对左枕后位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为左枕前位。
1.4 对照组:产程中顺其自然,不做特殊处理。各组宫缩乏力者均给予催产素加强产力,行胎心监护。
1.5 成功的标志:产程进展加速、宫口开全后以枕前位自然娩出。如经上述处理产程无进展,胎头未转正其后以剖宫产结束分娩,或宫口开全,先露达棘下2cm以下即徒手旋转至枕前位其后以产钳助产均定为转位失败。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
2.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孕周、年龄、身高、体重、新生儿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产方式(自然临产、人工诱发临产),临产时胎方位,胎膜早破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产程各期时间比较(见表1)。
2.3 两组潜伏期及活跃期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及宫口扩张平均速度比较(见表2)。
2.4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见表3)
2.5两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表4)
2.6两组产后出血量及缩宫素用量比较(见表5)
3.讨论
3.1胎儿体位:枕后(横)位是胎头位置异常中最常见的胎方位,是造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头位难产中由于胎头位置异常影响了胎头俯屈,常致使通过骨盆径线增加引起头盆不称。但这种头盆不称具有可变性,一旦胎头位置转至枕前位,通过骨盆的胎头经线变小了,头盆不称就不复存在[1]。因此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是预防头位难产的重要措施。
3.2产妇体位:采用胎背对侧侧俯卧位能改变胎方位的机理:由于生存在羊水中的胎儿是可动性物体,其受自生重力、羊水浮力、宫内压等各力共同作用,处于一个相对静止壮态,且又受自生重力的影响,随其母体体位改变而发生旋转。枕后位时,胎儿脊柱位于其母体一侧后方,枕横位时,胎儿脊柱位于其母体一侧方,胎儿在宫腔内呈圈曲状,其重心位于胎背,长期仰卧位可能是胎儿以枕后位入盆的原因,所以采取胎背对侧的侧俯卧位,在羊水浮力和胎儿重力共同形成的合力作用下,胎儿背部会向产妇腹部前方移动,同时带动胎头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ppt VIP
- B萱草花 正谱钢琴伴奏弹唱谱.pdf VIP
- 刺绣机电脑BECS-A15操作手册-大豪科技.PDF VIP
- 2025年港澳台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金融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pdf VIP
- FCA-FineBI试卷及答案文档.docx VIP
- 关于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pdf VIP
- 2024年初级中式烹调师资格理论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docx VIP
- 标准图集-DJBT50-13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及大门-标准图集.pdf VIP
- 1.4 七色光(教学设计)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