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复杂结构件用超高强度钢双热成形关键技术分析-analysis on key technology of double hot forming of ultra - high strength steel for complex body structure.docx

车身复杂结构件用超高强度钢双热成形关键技术分析-analysis on key technology of double hot forming of ultra - high strength steel for complex body structure.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身复杂结构件用超高强度钢双热成形关键技术分析-analysis on key technology of double hot forming of ultra - high strength steel for complex body structure

中文 中文摘要 重庆大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 I PAGE PAGE VI 摘 要 汽车 A 柱加强件是白车身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驾驶员及乘车 人员的安全,故要保证该零部件具有高的强度、刚度和耐撞性能。在汽车零部件 要求绿色制造、轻量化和安全性的背景下,用厚度较薄的超高强度钢制造车身零 部件是实现车身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文中针对复杂车身结构件 A 柱加强件采 用单热成形难度大、容易出现起皱、拉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成形技术 —双热成形,即第一次加热后通过热成形获得预成形件,然后将预成形件第二次 放入加热炉加热,再将加热的预成形件放置模具上进行保压淬火,最终热冲压件 满足形状尺寸要求且强度达到 1400MPa 以上。本文从热成形工艺参数对超高强度 钢性能影响及其工艺参数的优化、超高强钢 BR1500HS 高温力学性能及热力耦合 本构方程、热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缺陷诊断、热成形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及共轭 传热数值模拟分析、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试验研究等方面对热成形关键技术进行 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① 热成形原理及工艺参数控制 分析了热成形原理及工艺参数控制,基于车身复杂结构件采用单热成形,成 形件成形性能差容易破裂,提出了双热成形工艺。 ② 工艺参数对超高强度钢 BR1500HS 性能影响规律及优化 以超高强度钢 BR1500HS 为材料,对车身复杂结构件双热成形工艺中的相关 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大量的物理实验,获得了淬火介质、奥氏体化温度、 成形温度、应变速率、保温时间、冷却速率等关键热冲压工艺参数对超高强度钢 BR1500HS 微观组织、断口形貌、硬度、抗拉强度及马氏体相变点等方面的影响规 律。基于响应曲面法对双热成形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确定最优值用于指导实 际生产。 ③ 超高强度钢 BR1500HS 的高温力学性能及本构模型构建 通过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超高强度钢 BR1500HS 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分 析了不同应变、应变速率及温度对材料应力-应变的影响规律。基于高温拉伸试验 的应力应变数据,构建超强度钢 BR1500HS 在高温成形阶段和保压淬火阶段的热 力耦合本构模型。 ④ 双热成形过程数值模拟。 1)基于材料高温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成形件在高温成形状态下 车身复杂结构件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热预成形力及热预成形行程,选择了能 满足生产工艺的热成形参数。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对车身复杂结构件在双热成形中 出现的破裂缺陷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冲压件端部改为开式不压边的方法, 通过数值模拟及生产试验,解决了复杂结构件双热成形中出现的破裂缺陷问题。 2)对镶块式模具的冷却管路参数进行计算和回路设计,基于镶块式热成形模 具冷却系统,对汽车成形件重点部位的保压淬火阶段进行了共轭传热数值模拟, 研究了该阶段模具和成形件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及通过控制温度使成形件淬火后相 变均匀化。 ⑤ 超高强度钢板 BR1500HS 双热成形试验研究 采用双热成形技术对车身复杂结构件进行生产试制,并测量了热成形件重要 位置的厚度及不同水流速度下温度,检测了成形件重要部位的微观组织、抗拉强 度和硬度。通过协调工艺参数和加载控制策略,解决了双热成形中马氏体转化不 均匀问题,最终获得了尺寸稳定且强度高达 1400MPa 的热冲压件。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双热成形,工艺参数优化,材料本构模型,热力耦合数值模拟 英文摘 英文摘要 重庆大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II III PAGE PAGE IV ABSTRACT A-pillar reinforc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hite body parts. It directly relates to safety of driver and passengers. Thus, components must have high strength, stiffness and resistance performan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emission reduction such as green manufacturing, safty and lightweight, automobile parts are made by thin thickness of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lightweight of car body. Complex structure parts were made difficultly by a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