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硅粉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微硅粉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摘 要:文章研究了微硅粉对浓度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微硅粉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达21.2mg/g,其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随着时间的增加和温度升高,吸附率增加。微硅粉对亚甲基蓝的吸收速率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PH值对微硅粉吸附性能影响较大,碱性越大吸附性能越好。在600℃高温下再生2h后吸附率可达到94%以上。
关键词:微硅粉;亚甲基蓝;吸附
1 概述
硅石在高温熔炼过程中,产生大量挥发性很强的SiO2和Si气体,与空气迅速氧化并冷凝,产生大量微硅粉,微硅粉呈灰白色,按含碳量多少,颜色深浅略有不同,白度40-50。平均粒径为0.15-0.20um,比表面积为20000m2/kg 。微硅粉是一种超微固体物质,火山灰活性90%,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含量一般85-98%,其他由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和碳等组成[1]。过去微硅粉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工业废弃物,近年来开始应用在特殊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耐火材料、水泥等重要领域。然而微硅粉用于染料废水处理方面鲜有报道。文章以有机染料亚甲基蓝为吸附质,四川长矶金属工业公司微硅粉为吸附剂,进行液相等温吸附,为进一步开展微硅粉净化印染废水奠定了基础。
2 实验相关分析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微硅粉(四川长矶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亚甲基蓝 (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ME204E型电子天平(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10-12型箱式电阻炉(北京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
101A-2型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浦东莱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JJ-1型增力电动搅拌器(江苏金坛医疗仪器厂)
PHS-3C型酸度计(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实验所用微硅粉来自四川长矶金属工业有限公司,使用前在100℃干燥箱中烘干2h后冷却至室温。
2.2.2 实验过程
吸附采用静态实验方法。将0.50g微硅粉分别与不同浓度的50.0mL亚甲基蓝溶液在烧杯中搅拌20min,取上层清液过滤测浓度,绘制吸附等温线。取初始浓度为50.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50.0mL并加入0.20g微硅粉开始搅拌,每隔一定时间依次从烧杯中取上层清液过滤分析亚甲基蓝浓度,绘制吸附速率曲线。考察了不同PH值、温度、微硅粉用量对吸附率的影响。将吸附亚甲基蓝达饱和的微硅粉干燥并在高温600℃下煅烧2h,考察微硅粉的再生性能。
2.3 分析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亚甲基蓝溶液吸光度来确定亚甲基蓝浓度。分别配置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在665nm处以蒸馏水为空白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A=0.09156C+0.005537 r=0.99996(n=5)。
2.4 微硅粉平衡吸附量的测定
精确称取0.30g 80℃干燥的微硅粉试样于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0.0mL不同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2 mg/L、5 mg/L、10 mg/L、20 mg/L、50 mg/L),在恒温水浴上于20℃振荡反应20min,在达吸附平衡后过滤取上层清液,用分光光度计于665nm处测溶液A,计算亚甲基蓝的平衡浓度,根据公式(1)、(2)计算不同平衡浓度下微硅粉的吸附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微硅粉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在20℃下加入不同质量的微硅粉,测定不同质量微硅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见表2。微硅粉用量对吸附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亚甲基蓝溶液体积100mL,浓度50.0mg/L)。亚甲基蓝吸附率随着微硅粉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微硅粉用量达到1.00g,水中的亚甲基蓝吸附率可达到95%,此后随着用量增加而吸附率增加,但增加幅度很小,说明吸附已达到饱和,所以从经济角度出发,在实践中应根据溶液浓度确定较优的微硅粉用量。
3.2 吸附等温线
微硅粉在亚甲基蓝不同浓度下吸附性能测定数据见表3。
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吸附量q与平衡浓度c的关系,来比较亚甲基蓝溶液不同浓度时微硅粉的吸附容量。累托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2],若微硅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也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则q与c应满足c/q=1/bq(max)+c/q(max),式中q(max)为饱和吸附量,b为常数,c为平衡浓度。以c/q对c作图得一直线,见图2,并求得直线方程及对应直线的相关系数:c/q=0.04717c+0.4156 r=0.9997。由上述直线斜率可求出饱和吸附量q(max)=21.20g,由直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