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评态度评价语义特征研究
影评态度评价语义特征研究
摘要: 评价在影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语言学领域影评的评价特征还未得到充分探讨。本研究通过对40篇影评的态度评价资源的分析,解读了影评的态度评价语义特征。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影评的态度评价意义主要通过显性手段,借助鉴赏资源和判断资源实现,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但受影评交际目的和语类特征的影响,评论者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态度资源对影片进行策略性的评价,影响读者对影片的欣赏以及价值的判断。
关键词:影评;态度;语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4)04-0055-09
一、 引言
伴随评价理论的发展,评价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例如学术语篇、媒体语篇、法律语篇,语篇翻译以及外语教学等,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学术语篇[1-5]和媒体语篇。[6-12]然而,媒体语篇的评价研究大多集中在新闻报道[6] [9]、新闻评论[13]、新闻访谈[14]等次语类。伴随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凭借网络的便捷性以及时效性,影评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然而,与主流媒体语篇相比,影评还未受到语言学者们的普遍关注。[15]
影评不仅仅是向读者介绍一部电影,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影的评论,告诉读者这部电影是否值得去看,怎样去欣赏这部电影。评价不仅是影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进行评论的重要手段,在影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为分析框架,借助UAM CorpusTool,从态度的类型、表达方式以及态度的负荷(loading of attitude)三个方面,对40篇影评的态度评价资源进行分析解读,并结合影评的语类结构,探讨了在不同阶段影评呈现的态度评价特征,旨在发现评论者是如何通过态度资源实现对电影的评价,影响读者对电影的欣赏和价值判断的。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影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给影评写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 评价理论及态度系统概述
Halliday (1994/2000)[16]认为人际意义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实现,Martin等人进一步扩展了人际意义的研究领域,他们认为人际意义还体现为作者/说话者对人、事物以及事件的观点、态度和立场。[17-19]基于这一点,Martin创建了评价系统,用以研究、描述、解释语篇中的作者/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资源评价、定立态度、构建语篇角色和协调人际关系的。[18]Martin把评价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其中,态度子系统是评价系统的核心,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文本/过程以及现象做出的判断和鉴赏。根据评价对象,态度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次系统:情感(Affect)、判断(Judge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根据表达方式,态度可以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手段表达;根据态度的负荷,态度可以划分为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情感属于心理学的反应范畴,它是作者/说话者对行为、文本/过程以及现象做出的情感反应,包括幸福/不幸福(un/happiness),安全/不安全(in/security),满意/不满意(dis/satisfactory),例如the captain felt sad/happy [幸福/不幸福];the captain felt anxious/confident [安全/不安全];the captain felt fed up/absorbed [满意/不满意]。[19]判断属于伦理范畴,它从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角度对人的行为举止进行评价,可分为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社会评判涉及羡慕和批评两种趋向,包括常规(normality),才干(capacity)和韧性(tenacity)三个方面,常规是对特殊性(how special)的判断,例如:lucky, fortunate, odd等;才干是对能力的判断,例如:successful, competent, foolish, uneducated等;韧性是对可靠性的判断,例如:brave, loyal, unreliable等。[19]社会约束包括真实性(veracity)和适宜性(propriety)两个方面,它同样涉及正负两个趋向,即表扬和谴责。真实性是对诚实性(how honest)的判断,例如:truthful, honest, devious, lying等;适宜性是对受到谴责可能性(how far beyond reproach)的判断,例如:respectful, generous, immoral, corrupt等 。[19]与判断系统不同,鉴赏系统的评价对象不是人和人的行为,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