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会
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141例,以提颈扭压法为主配合针灸治疗,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天,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87例,好转4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3.6%。结论: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调节颈椎内外力学的平衡,巯通经络,促进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手法;针灸;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658-0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颈椎病,可见于任何人群,其中最常见的是经常感受风寒、长时间低头工作、慢性劳损的人群,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颈椎的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骨质的增生或者是韧带增厚等因素导致颈神经根受压破引起的[1]。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从事低头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电脑、书籍、手机
的广泛使用,导致颈椎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而且越来越年轻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和不良的影响。手术治疗危险性高、操作复杂,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传统的中医治疗在本病的治疗上占有一定的优势。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提颈扭压为主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1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4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男性78例,女性63例;年龄在26岁到70岁之间;本组全部病例均有颈部不适伴上肢麻木病史。椎间孔压迫试验阳性93例(66%),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102例(72.3%),棘突偏斜123例(87.2%),其中颈4 6例(4.9%),颈5 69例(56.1%)颈6 39例(31.7%)颈7 9例(7.3%)。X线检查:生理弯曲变直111例(82.7%)伴有骨质增生117例(78.7%)椎间隙变窄者69例(48.9%)。
1.2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年龄20~70 岁之间;③如果已经接受保守治疗,经过5 天以上的洗脱期。
1.3排除病例标准①伴有颈椎结核、肿瘤以及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者;②颈椎外病变所致的疼痛;③伴有严重的心、脑以及其他系统疾病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⑤其他类型颈椎病;⑥曾经接受过颈椎手术者。
1.4治疗方法
1.4.1手法治疗
1.4.1.1揉按舒筋法 患者坐位,术者在患者颈部两侧膀胱以及正中督脉,自上而下交替施用指揉法、滚法、点按法、叩击法等8-10分钟,使患者颈部充分放松。
1.4.1.2提颈扭压法 患者坐位,术者在其后拇指压在患棘旁,另手曲之,托住患者下颌上提,利用患者体重进行颈椎牵引并外扭或过仲,同时拇指向内推压患棘,有关节弹响或感棘突轻度位移,表示手法成功。
1.4.1.3提颈牵引法 患者坐位,术者站其后,一手曲之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托住患者后脑,同时利用患者重量进行颈椎牵引5-10分钟,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术后在颈部施以放松手法。
1.4.1.4上肢理筋法 在患者上肢沿经络走向施用理筋、指揉、点按等手法5-8分钟,最后施用搓法、抖法等结束手法。
上述方法每日或间日一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5天。
1.4.2针灸取穴
针刺疗法。主穴:颈夹脊、风池、合谷、后溪。配穴:头晕、头痛加百会、太阳、率谷,肩背痛加患侧肩井、肩?k、天宗,上肢麻木加曲池、合谷、外关。操作:患者伏坐位或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取规格为0.40mm×50 mm针灸针进行针刺,避开毛孔,血管进针,得气后行捻转泻法。针刺每日1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1.5疗效评定:① 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能从事原来工作;②好转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功能部分恢复,基本能从事原来工作;③无效 临床症状、功能无明显改善。
2结果:
经过治疗,在141例患者,其中临床痊愈87例,占61.7%;好转45例,占31.9%;无效9例,6.4%,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3.6%。
3讨论与体会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致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混合型,最常见于神经根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起病比较缓慢,其主要机理是椎管外软组织痉挛、椎间盘变性、骨质增生、椎间小关节紊乱等因素,导致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3]。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部位在肝肾,肝主筋,肾主骨,筋附于骨,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功能逐渐衰弱,以致肝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肾精不足不能主骨,并且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以及过劳伤形等,最终导致气滞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