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国内企业实施生态经营决策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国内企业实施生态经营决策关键因素分析
[摘要]企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杨先碧,2005)。使用尽可能少的原始资源,尽可能循环利用二次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少地排放废弃物,这就是生态经营的理念。企业是否生态经营,与资源的利用、企业规模、三废排放成本、产品研发、政府监督等密切相关,文章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经营;决策;因素;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0)02-0148-04]]
Key Factors Impact on Domestic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Ecological Management
Li Benhui, Wang Xinxin
(Business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A change of enterprises mode of produc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approach to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wa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in the grim situation of global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change.(Yang, 2005) Use as little as possible of the original resources, recycle secondary resources as far as possible, improve the level of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minimize the waste emissions, above all are the eco-business philosophy. Enterprises ecosystem manage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se of resources, enterprise size, waste discharge costs,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which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cological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factor; impact analysis
一、我国企业经营方式调整的四个阶段分析
1.掠夺性的开采与生产阶段。传统的企业生产经营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环境容量无限的基础之上的。它以尽可能多地利用资源,甚至通过掠夺性的开采以获取最大利润,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被动性的污染治理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受环境保护的压力和环境法规的制约,企业开始被动地开发和采用一些末端治理技术控制污染。但是,被动的污染治理只能暂时控制污染,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不能保持较高的运作效率和最佳效果,在运行中往往又会出现新的污染问题。
3.主动性的预防阶段。受国家和国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虽然通过采取“末端治理”式的污染控制措施可能符合政府的要求,但这种“分期付款”的方式成本太高。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一些企业开始寻求成本更低、适用性更强的解决办法,大力开发和设计符合甚至优于环境标准的产品和工艺。污染控制开始从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控制,企业开始从被动的污染治理转向主动的污染预防。
4.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营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企业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营的目标,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经营的内容,把环境因素作为构建企业竞争优势、获取更大利润的战略要素之一,通过谋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的绿色经营战略,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韩晖,2005)。
二、生态经营理念下的企业决策及特点
在生态经营模式下,企业依然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但我们可以根据生态经营理念,增加一些切实有效的强制性约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颅内镜下肿瘤切除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临床伦理与科研道德(山东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会议纪要合辑(详尽版).pdf VIP
- 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交底.docx VIP
- 写字教学讲座.pptx VIP
- 2025年厂内叉车安全使用管理规定3篇 .pdf VIP
- 《逻辑学》(第二版) 第5章 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杜国平 - 复件.ppt VIP
- 17J610-1 特种门窗(一)参考图集.docx VIP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卡10套1000道(已打印).xls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