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江云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顾护脾胃经验荟萃
彭江云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顾护脾胃经验荟萃
【摘 要】 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长期用药多伤及脾胃,在治疗中应重视调理脾胃,扶正祛邪,减轻抗风湿类药物毒副作用。正盛有助邪去,调理脾胃一可增强患者体质,二可利于抗风湿类药物吸收,三可减轻药物依从性。彭江云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同时调护脾胃,既能祛除湿邪,又可生气血强后天,可谓面面俱到,故健脾益胃法应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调理脾胃;扶正祛邪;治疗经验;彭江云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多种细胞(包括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参与发病的常见炎性、慢性、反复性关节
病,其患病率为0.5%~1%[1]。尽管RA是一种关节疾病,但也存在异常的全身免疫反应,且会导致全身多器官受累。RA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现阶段常用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双氯芬酸、醋氯芬酸、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等)、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等,但用药同时带来的毒副作用不容小觑,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和损伤肝肾功能等毒副作
用[2-3]。在治疗过程中需重视调理脾胃,不可见病治病,头痛医头,应当循序渐进,抗风湿的同时不忘顾护后天之本。若脾胃运化功能差,应用抗风湿药物也不见其效,则当先调脾胃。
1 脾胃与RA的关系
《黄帝内经》云:“脾者,土也。”又云:“土者生万物,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病则五脏不安。”脾运化,胃受纳,二者运纳相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相辅相成,起到中焦枢纽作用,不容忽视。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乎正气虚损、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痰瘀阻滞。然脾虚生湿,湿气不化,生痰,痰邪闭阻经络可致本病;或三焦致病;或脾虚气血生化无源致病等。著名医家张仲景继承了《内经》重视脾胃的基本理论,使顾护脾胃思想贯穿《伤寒论》辨证论治始终。由此可见,祛邪兼以扶正,健脾胃力当传承。彭江云教授继承云南扶阳学术流派吴生元教授经验,治疗风湿病擅用大剂量附子、防己、海风藤等药物,疗效颇佳,但此等药物苦寒易伤脾胃,抗风湿药合并调理脾胃药治疗风湿病可达事半功倍之效。RA主要是由风、湿之邪所致,风邪主动,湿主黏滞,流着难去,脾胃虚弱患者往往在外湿祛除后再由内湿牵动外湿,造成疾病的反复发作。本病发展中湿邪尤为重要,湿性黏滞,往往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调理脾胃有助于湿邪的祛除且加强后天之本,利于抗风湿药吸收,从而择优避弊,达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RA发病及中医证候与脾胃关系密切。叶天士认为:“脾阳宜动则运,温补极是而守中及腻滞皆非。脾阳不主默运,胃腑不主宜达,流脾降胃,令其升降为要。”周子干《慎斋遗书》曰:“诸病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又曰:“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胃强健则五脏六腑俱旺,气血充盈则筋脉关节得以濡润,四肢肌肉得以禀受。脾胃素虚之人,运化失司,气机不利,营卫失于调和,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着于筋脉则发为风湿
痹病。
2 调理脾胃在RA治疗中的重要性
人体脏腑功能运行正常,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脾胃作为人体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素问》曰:“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饮食难下,后天失养,诸药难进,则病情难治。彭江云教授认为,抗风湿药的毒副作用不可忽视,治疗应先化湿健脾、理气和中,再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先扶正再祛邪并不会耽误病情,反而为下一步治疗打下基础。脾胃五行属土,处于中焦,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脾胃功能正常与否,与人体正气强弱关系密切,且影响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4-5],在临床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灵枢?五阅五使》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气血充盈,正气旺盛,营卫调达,何病之有?”RA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临床需考虑病情的特殊性,从发病之初就要制订长久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不忘调理脾胃之本,使“四季脾旺而不受邪”。对于RA患者,中西药联合应用为当前最佳手段,但据报道,甲氨蝶呤的胃肠道不良反应(32.3%)最多见,柳氮磺吡啶可引起上腹部不适(39%)、纳差(7.3%)、恶心(7.3%)等[6]。另有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引起胃糜烂者占50%,双氯芬酸为20%,布洛芬为17%,多种药导致糜烂者达57%,消化性溃疡占10%[7]。可见其毒副作用之重,因此更需加强顾护脾胃,以达二者兼顾。
3 病案?e例
患者,女,4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