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此心志 仰望白云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耿耿此心志 仰望白云间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老年医院内有一处草木繁盛、静谧深邃的纪念陵园。园门由米色花岗岩砌成,门额上用小篆体镌刻着“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落款为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冯玉祥。背面的门额上刻着“努力革命”。正面的石柱楹联为:此日园林簇锦绣,当年勇烈动山川。背面的楹联为:尺山尺水永留血迹,一花一木想见英风。这座建在北京西郊显龙山的纪念陵园内究竟埋葬着什么人,冯玉祥跟滦州起义又有什么联系呢?   一、滦州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全国各省纷起响应。在此革命形势的影响下,身为第二十镇八十标第三营管带的冯玉祥,与武学研究会的王金铭、施从云、白雅雨等人一起发动了滦州起义,并于12月31日通电全国,宣布滦州独立。说起武学研究会,是冯玉祥为了进行革命活动,与王金铭、施从云、郑金声等人组织的以读书为名,实则传播革命思想,暗中策谋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组织。1912年1月3日,北方革命军政府成立,王金铭被推举为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冯玉祥为参谋总长、白雅雨为参谋长。此外,起义军通电袁世凯及各国使馆,力主共和,目标是直攻燕京,推翻清朝。   然而这场起义因准备不充分,势单力薄,缺乏经验,再加上投机分子告密而功败垂成。起义领导人王金铭、白雅雨、施从云等被捕遇害。起义失败后,作为起义参谋总长的冯玉祥也被逮捕,后经北洋军第四镇第七协统领陆建章的营救,免于一死,并被解往保定原籍。   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辛亥北方革命达到高潮的标志,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辛亥滦州起义得到了京、津、奉等周边地区革命党人的支持。孙中山给予滦州起义崇高的评价:滦州大计,石庄联军,将犁虏廷,建不世勋。中华民国政府1936年颁发的《优恤滦州殉难诸烈士明令》如此评价: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   滦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影响力和历史意义却非常深远。第一,滦州起义军建立的革命军政府机构完整、分工明确,革命军政府由革命军官、当地革命党人、开明官员和开明绅士组成。第二,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革命军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并通电全国,影响广大,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尤其是辛亥滦州起义建立的“中华民国北方革命军政府”确立了滦州北方革命中心的地位。第三,辛亥滦州起义对清廷形成致命威胁,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辛亥滦州起义的参加者以清朝第二十镇新军为主,士兵训练有素,革命思想?夂瘢?装备精良,组织机构完整。滦州起义发生在京畿地区,距离北京只有三百余里,革命军随时可以兵临京师城下,攻占京城。   二、践行誓言   滦州起义失败了,然而冯玉祥在革命的道路上却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在现有的历史记述中,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滦州起义是冯玉祥追随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重要标志。   为了继承革命遗志,缅怀为民主共和斗争而死难的弟兄,冯玉祥对于纪念诸位烈士事宜极为关切。1912年,冯玉祥在北京任陆军检阅使,通过各方支持,在中山公园为王金铭和施从云塑铸了两尊戎装铜像。铜像的底座写着:“辛亥革命滦州起义之大都督王金铭、施从云烈士像”。后来,这两座塑像在抗战末期被日军掳走,去向不明。   1924年,冯玉祥由热河班师,发动北京政变推倒曹锟、吴佩孚贿选的政府,实现了他的许愿:“十余年来我不敢一日忘记我这个誓言,不敢一日放弃诸位死难朋友的遗志,民国十三年(1924)的首都革命终于达到我的愿望,出了一口郁气,把帝制余孽溥仪驱除出宫,把祸国殃民的曹、吴军阀打倒。”冯玉祥口中的首都革命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京政变”。1924年9月18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任直军第三军总司令。10月22日,冯玉祥乘吴佩孚在长城山海关一线与奉军激战之时,率部从古北口、密云前线秘密回师北京。10月23日,冯玉祥占领北京城,囚禁曹锟,驱逐溥仪出宫,发动了北京政变。北京政变是滦州起义反帝反封建革命精神的延续,曾经参加过滦州起义的孙岳和陆钟麟在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政变后,冯玉祥电邀孙中山来京共商国是。孙中山接受邀请并发表《北上宣言》。   1928年,冯玉祥率部参加了第二次北伐。1930年,因军队编遣等问题与蒋介石发生利害冲突,冯玉祥被迫下野,其军队也被蒋介石收编。军阀的争斗,失败的打击,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身心疲惫。这些年来,在他内心深处为滦州烈士修建纪念塔的心愿始终未能实现。所以这次下野,冯玉祥淡然从容,因为他觉得终于可以为滦州起义牺牲的烈士做点实事了。   于是,1932年,冯玉祥隐居泰山。在征得多方支持后,在泰山普照寺辟地三亩,亲自主持修建了“泰山滦州起义烈士祠”,将王金铭、施从云等阵亡将士灵位供于正面殿堂,全国许多知名爱国人士题词致挽。   1935年,在冯玉祥等人的大力推动和积极倡导下,在北平西郊温泉村修建“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北京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