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唐寅王蜀宫妓图美学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唐寅王蜀宫妓图美学思想

探析唐寅王蜀宫妓图美学思想   摘 要:明代的著名画家唐寅在多种艺术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尤其在人物画方面,比如题材、意蕴、形式等在唐寅的笔下都有较大的突破和革新。他的人物画独辟蹊径,更多的是关注下层女性命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并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所绘的仕女追求生命,灵动洒脱。在这些身世悲惨,惹人怜悯的歌妓身上他不仅看到了她们可悲的命运,同时还透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简单的图写物象、吟弄花鸟。《王蜀宫妓图》是唐寅众多仕女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幅,无论在画作题材,还是在创作形式方面均体现出较强特色。   关键词:唐寅;《王蜀宫妓图》;仕女画;美学思想   一、唐寅生平及影响概述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画家,无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都堪称上品。他是吴派画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明四家”之一,他的作品《王蜀宫妓图》对于研究其美学思想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该画以五代时期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生活为主要内容,画中四个宫女整理妆容等待君王召唤。唐寅之所以创作此画,除了表现后宫状态之外,深层意涵在于暗讽王侯君主荒淫的生活。   二、唐寅《王蜀宫妓图》的美学思想探析   (一)唐寅人生经历对其人物画美学思想的影响   残酷的封建制度埋葬了一位政客,这一切坎坷的遭遇却成就了一位优秀的画家。唐寅幼年聪明颖悟,早年积极好学并且在弘治十一年间(1498年)乡试得中解元,在此之前他的求官之路还算走得顺利。但是到了弘治十二年,唐寅受到了礼部会试舞弊案的牵连,不仅削去功名还被捕入狱。这段痛苦的经历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出狱后,他选择用纵情声色,放荡风流的生活态度去排解仕途失意,整日混迹在风月场中,并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样的一段人生经历,也是唐寅人物画创作的丰富的题材来源。他借画中人际遇,写身世之感,借下层女性的不幸命运,表现繁华易逝,人生空幻之感。   (二)从题材选材上分析其美学思想   《王蜀宫妓图》以妓女等小人物入画,表现了画家对传统价值体系的疏离。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是以宫女、民妇为表现对象,对处于社会底层的烟花女子历来不屑一顾。而在唐寅的笔下,仕女画的题材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大量以烟花女子为题材的恐怕唐寅是第一人。他的仕女画中的女子多柔弱、忧郁,呈现一种林黛玉式的病态美的审美模式。其实唐寅意在用画中女子隐匿明代文人的性征表现,在当时的封建“君为臣纲”的严酷文化统治下、压抑下,她们对男性主义的不满,但由于“臣妾意识”又使得她们不能以主动积极的方式抗争,只能是隐晦的嬉笑怒骂。在唐寅的思想里,这些仕女的命运为他人左右不说,自己却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在这些仕女画中借画中人物、历史来借古讽今,借以说明自己的某些际遇,表达自己对命运的无奈和为当权者政治斗争的无辜波及、为人左右的悲凄。综上所述,唐寅的仕女画,表象上看是描绘柔弱悲凄的仕女以及自己在灯红酒绿中的放纵生活。而实际上,这些作品是有所暗指的。   《王蜀宫妓图》取材于五代前蜀后主王衍时期的历史记载,故事说的是王衍沉迷于酒色,让宫女穿着华丽的道衣,带着莲花冠,供他游乐其间。图中的宫妓身材纤细秀美,削肩长颈,正劝酒作乐,虽然应该是一番欢快的场面,但人物的体态却是给人一种病态之感,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空虚、寂寞、忧伤的状态。一般历代的文人都是以王蜀宫妓之事作为历史劝诫,而他所作的《王蜀宫妓图》,意蕴丰富,他是以沦落的风尘女子暗喻明代文人的尴尬地位,是封建文人“臣妾意识”的不经意流露。鲜明的讽喻揭示五代时期宫廷荒淫腐败堕落的生活。这幅画更是唐寅的美学思想中一种独特的美学思想的表现方式。   (三)从创作形式上分析其美学思想   唐寅在创作时多“每画必诗”,他画作上的题诗不仅展现了了他作为文人深厚的文学修养,还表现了与其他画家不同的文人性格,又成了我们后人观画时的画眼。 《王蜀宫妓图》上题诗:“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跋语云:“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抱注之,竟至滥觞,稗后想摇头之令,不无扼腕。唐寅。”唐寅的题诗紧密结合画作,或揭示画面内容,或表达对人生态度的某种感悟,但更多地是表达对的政治的不满和落魄文人寂寞的情怀,而这种失落感和怀才不遇的情绪是唐寅借仕女画这种传统的题材,并配以画中题诗传达出来的。他的仕女画不管是以什么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都有很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传达明代文人对政治的不满与“隐匿”的心态。他表面看似玩世不恭,放浪不羁,但在更深的层面上仍不能忘怀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在唐寅人物画中,不仅诗、书、画各臻其妙,而且三种艺术形式相辅相成,互相生发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