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律诗起艺术浅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律诗起艺术浅析

杜甫律诗起艺术浅析   摘 要:杜甫律诗成就有唐最大,特别是其“起”的艺术更是堪称典范。主要几点是:一、形式方面,严谨细致、对偶工整;形似非对、实是妙对。二、内容方面,交代时地、以作铺垫;紧扣题意、概括全篇;气势雄伟、突兀有力;设疑置问、引人思考。   关键词:杜甫 律诗 起的艺术      清代王士祯说过:“律诗贵于发端。”近体诗结构一般特别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布局,其中又以“起”最为关键。杜甫是近体诗创作的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律诗,代表了我国近体诗创作的最高成就。杜甫律诗“起”的艺术价值很高,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本文拟对杜甫律诗中几种常见的“起”的方式试作探析。      一、形式方面      一般的律诗首联不对偶,但是杜甫的律诗具有高超的艺术手段,很多律诗首联对偶,许印芳在《律髓辑要》中明确指出过这一特点:“起句对仗,杜甫多此。”这种情况有可从两个角度去探讨。    (一)严谨细致 对偶工整   《旅夜书怀》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堂成》的“背郭堂成萌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九日登梓州城》的“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放船》的“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四滩”、《阁夜》的“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登高》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去蜀》的“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这些对偶的特点是上下联对偶严整,属于所谓工对。上下联的句式几乎完全一样,内部结构相同,甚至可以做到上下联相对应的两个字的词性、词义范围都相同。这里以《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为例来做说明。上下联分别有三个主谓结构组成,上联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下联是“渚清”、“沙白”、“鸟飞回”,上下联主谓结构分别相对;另外该例上下联对应的每两个字的词性、意义范围相一致。上下联显得整齐匀称。   (二)形似非对 实是妙对   前述形式,上下联对偶整齐划一,已经很美,可是杜甫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可能觉得这样对偶有时会有呆板之嫌,因而他要更加的锤炼字句,对出更加绝妙的首联对偶形式来。这就是形似非对而实对,整齐匀称中显得精巧和灵动。如《春日怀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杯酒,重与细论文。   首联用的是散文笔法,语势流畅;但细加品味,上下句又构成工整的对仗:“白也”对“飘然”,可谓妙绝;“诗无敌”对“思不群”,也极为工整。无怪乎孙琴安在《唐五律诗精品》感叹道:“‘白也’二字,原为《檀弓》中语,杜公引入五律,以之发端,竟成绝调,试观古人五律,何人有此发端?”   再如《九日蓝田崔氏社》: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白发还吹帽,笑见帝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这首诗历来受到诗评家普遍的好评,吴农祥甚至将它推为“毕竟杜律第一”(《杜诗集评》)。首联的两句形似“双峰之并峙”,而神则似“一水之正流”。“老去”对“兴来”,“强自”对“尽君”,都十分工切;但上下句的语意却衔接自然,一气流贯而下,语言形式与语义内容之间充满着一种弹性张力,整中寓变,堪称以对仗工稳之形运散文交流动之神的佳句。      二、内容方面      (一)交待时地,以做铺垫   首联先交代时间与地点,是为下文写景、叙事或抒情做好铺垫。因为无论是景物的描写,还是事情的叙述,或是情感的抒发,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环境。这种写法是杜甫律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开篇方式。   如《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极目伤神谁为携。   这首诗以《野望》为题,一开篇就交代野望之地“山北水西”,与野望之时“仲冬风日”。以下两联紧承而来,颔联写远望之景:“山连越?Q”、“水散巴渝”;颈联写近望之景:“独鹤舞”;“饥乌啼”;结尾处则抒发野望之情:“极目伤神”,欲携酒以消愁。诗中野望之景与野望之情都是从首联所交代的特定时空中自然生发而来的。   再如《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这首诗开头两句点明时间,第一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作者的“催”字用得好,形象地说明冬天夜长昼短,给人一种光阴荏苒,时间逼人。次句天涯,指明地点夔州,充满沦落天涯之意。接下来后面三联就围绕着这种特殊的背景抒发内心的凄清之情。   首联点出时间、地点,在杜甫的诗中还有许多,再举出若干以作佐证。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