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杨树病虫害预防治理
浅析杨树病虫害预防治理
摘 要:杨树具备耐干旱、耐严寒、耐瘠薄,以及根系的可塑性大、穿透力强等特点,加上杨树生长快、生长量较高、材质好,所以其用途较广,已成为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树种之一。杨树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也比较显著。本文主要分析杨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的内容,例如:杨树的溃疡病、烂皮病与杨锈病等,并重点探讨杨树主要的病害预防,同时分析杨树病虫害预防与治理措施,使得杨树可以健康生长,进而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预防措施;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31
前言
更新造林,特别是在我国北方沙地实施更新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更新造林的内容有育苗、整地、造林和培育等,更新造林的每道工序之间均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杨树树种由于具备抗旱、耐寒、适应性强、耐贫瘠等优点,因此,杨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成为杨树更新造林中最好的选择。但是在利用杨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培育幼苗的时候,需掌握关键的技术要点,并重点防治病虫害,从而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1 杨树主要的病害预防
1.1 杨树的溃疡病
关于杨树的溃疡病主要就是腐生型的弱寄生病原的真菌,一般是由囊菌葡萄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ribis而侵染引起的,其病菌主要是以菌丝体残留在自然界或者是树木病的组织中,而病菌一般是借助昆虫、雨水与风来进行传播,通过伤口与皮孔而危害树木,接穗与带菌木等繁殖性材料调动可以进行较远距离的传播。而病害一般是发生在主干上,且发病初期基本是病斑,病斑形成过程包含枯斑型与水泡型。
1.2 杨树的烂皮病
关于杨树的烂皮病也可以叫做杨树的腐烂病,其症状一般发生在枝条与树干上,初期发病部位会呈现暗褐色的水肿状的斑纹,随着时间推移,皮层的组织也会慢慢变软腐烂,当病状失水以后杨树皮就会干缩与下陷,偶尔会出现龟裂情况,呈现明显黑褐色的边缘。在后期病斑会出现很多针头状的小黑色突起,也就是病菌分生的孢子器,当潮湿的时候会挤出卷丝状橘红色分生的孢子角。
1.3 杨树的杨锈病
杨锈病病原也就是松杨栅的锈病,属于锈菌目栅的锈科,是一种转主的寄生菌,在锈孢子与性孢子的主要发生在松叶上,而冬孢子与夏孢子则是发生在杨树叶上。其症状初期会在针叶上产生短期的淡绿斑,慢慢的病状就会变成黄绿色,伴有淡绿色的小斑点,在短时间内容易产生桔黄色的小疱,当疱破了以后会散出一些黄粉。初秋叶面上会产生多角形锈红色的斑纹,而且锈斑还会连接成片状,病害通常是从下部的叶片开始发病,渐渐的往上蔓延。其发展的时间是早春,早期杨树的病状会保存在叶子上,遇到潮气就会病发,也就会出现担袍子,通过气流传到叶片上,而芽管会从气管传入。在7-8d潜育之后,就会在叶面上出现黄色锈的孢子堆。
2 杨树病虫害预防与治理措施
2.1 化学的预防方法
园林施工中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对园林植物的病虫害进行防治时,要注意合理利用各种化学药剂。当前,园林施工中采用的化学药剂主要有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具有见效快和效果好的特点,在大规模园林施工中也较为适用。同时,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必须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也就是不可以对现有的园林施工中的植被产生不良的影响,还要特别重视化学药剂的污染问题,避免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过程中影响或污染到周边环境。
2.2 杨树苗立枯
杨树苗立枯的病害一般出现在2a生以内的幼苗中,其症状为苗木生长的时日越长,其病害越严重,主要为4种表现类型:烂芽型、茎叶腐烂型、根腐型、猝倒型。引起此种疾病的病原菌有尖孢镰刀菌和丝核菌等。待出苗之后,正处于发病期时,对其用药治疗:30%的苏化911粉,每667m2树林用药为0.75kg当作药土,直接散在苗床面。
2.3 食叶类害虫与小蠹虫
此虫会危害针叶,因此,在做好虫情灾害的测报情况的同时,幼虫食叶期还需喷洒松毛虫杆菌,成虫期则需设置黑光灯进行捕杀。此外,在每株已成材的松杨树上捆绑毒绳,也能成功防治食叶虫。杨树都会受小蠹虫危害,此种小虫一般会对松梢及健康树干的基部造成危害。此外,小蠹虫对病树、腐朽木、枯立木、风折木和风倒木等的危害更大,采取的防治措施有:除保持林地干净整洁外,可对树身和树梢喷洒六六六粉剂。
2.4 刺吸类的害虫治理
关于刺吸类的害虫一般是草履蚧,草履蚧通常在早春的树上吸取嫩枝汁与木嫩汁,然后导致整棵树枯死,因此,应该选择早春若虫在上树前阶段来预防草履蚧。一般可以使用人工方式进行预防,在树干底部缠上塑料胶带或者是捆上塑料布,防止病虫上树。也可以在若虫上树以前,通过两道细绳把20cm宽左右的塑料扎在树干上或者是底部,或者是在树干底部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