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清照言愁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李清照言愁词

浅析李清照言愁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一生跨越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期。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宋之交,对当时北宋末年政治腐败黑暗、异族入侵致使国土沦丧、内忧外患,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愤心理。加上战乱年代夫妻两地分居,中年丧夫,后半生的孤苦无依,这一切国难家愁对李清照的心理乃至诗词创作都有巨大的影响,给她带来的伤痛在其词作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词人通过其词作将内心世界的忧郁愁苦和悲怆情绪生动地表现出来。可以说李清照所写的词作中,愁情词占了大部分。      一、李清照言愁词之内容      (一)相思之愁   李清照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为伉俪之后,感情十分美满和谐,他们不同于封建时代那些貌合神离的夫妻,他们有着对文学艺术的共同爱好,不仅在诗词上常相唱和,还能同在一起研究金石书画,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少见的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夫妻。这一点我们不仅能从《金石录后序》中明显看出,而且在《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那个“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替,徒要教郎比并看”的少妇形象中也可看到。然而婚后不久,这位情投意合的丈夫就“负岌远游”,令李清照承受了刻骨的相思,词人在不少词作中抒发了这种离愁别恨。这类作品当推《点绛唇》为代表: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眷春去,几点催花语。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这首词让人觉出到处都是愁思、愁情,我们仿佛看到词中的少妇凭栏远眺、思念丈夫,春雨潇潇更是使她愁情满怀。又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题为《重阳》,通过秋天的景物、气候,抒写夫妻久别而独处无聊之感。上片从“愁永昼”到“夜半凉初透”,透露词人深深的青春孤独感;下片追叙黄昏东篱赏菊的场景,重笔渲染,抓住菊的黄色及清冷消瘦的特征,结合黄昏的惨淡,秋风的悲凉,表现了闺中思妇独饮赏菊的凄苦心境,特别是“人比黄花瘦”这奇绝独到的特写镜头,更加凸显出词人因寂寞而长夜难眠以致面容憔悴的形象。作者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她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思念远行的丈夫的心情。一句“人比黄花瘦”包含着无限的情思和幽怨,生动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销魂失魄的相思之愁。《一剪梅》也是这方面极富代表性的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颇尽离别之情的词作于1104年,重在表达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词人对丈夫的相思和牵挂难以割舍,伤感、忧郁处处可见。   (二)寂寞之苦   李清照在词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古典的柔美的女性形象特征,是一个深婉的情感型的人物。夫妻分离已使她痛苦,更何况她是身处于封建礼教形成的宋代,女性社会地位进一步丧失,致使她几乎与社会隔绝,每日的生活更加单调、乏味,李清照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女性,内心的苦闷比寻常女子就更加深重。在李清照的词作里,我们会明显感觉到她白天由于感情的失落、生活空间的狭小而感到迷惘和空虚。如在《念奴娇?萧条庭院》中: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这首词写的是雨后春景,实际上抒发的是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寂寞心理情态。女词人在“斜风细雨”、“重门须闭”的环境里,只能用作以艰僻字为韵脚的诗,喝易醉的烈性酒来打发难捱的时光。寂寞乏味的生活境况和孤苦无依的内心世界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又如《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词人上片写深闺寂寞,故欲以酒浇愁,而杯深酒腻,未醉即先已意蚀魂消。下片写醉中醒后。试想,从好梦中恍然惊觉,炉寒香尽,枕冷衾寒,情何以堪!词不写情之难堪,只写醒时神态。醒时空对荧荧红烛,一个“空”字,足见怅然若失之情。从词中可看出李清照的日子就是白天以喝酒来打发光阴,而夜里却“醒时空对烛花红。”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