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旅俄华工职业分布及在远东大开发中作用.docVIP

早期旅俄华工职业分布及在远东大开发中作用.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旅俄华工职业分布及在远东大开发中作用

早期旅俄华工职业分布及在远东大开发中作用   摘 要:旅俄华工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而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受远东大开发的影响,俄国迫切需求大批国外劳动力支援国内经济社会建设。大批华工由于受经济、政治、社会心理、民族文化和俄国宽松的招募条件的影响赴俄,从事仆役、伐木、船舶、修路、渔猎等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是俄国开发远东地区的重要劳动力资源,是远东大开发的见证者和建设者。   关键词:旅俄华工;职业分布;远东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12-02   旅俄华工是中国社会由于帝国主义侵略而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19世纪60年代,受远东大开发的影响,俄国迫切需求吸引国外劳动力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不足。由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心理和民族文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加上俄国宽松的招募条件的吸引,大批华工赴俄,在远东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成为俄国开发远东地区的重要劳动力资源,为远东大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   旅俄华工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和山东,另有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各省。华工涉足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资源开采与加工、交通与通讯、建筑、贸易、服务业、农业等各个领域,从事仆役、伐木、船舶、采石、修路、航运、捕捞、渔猎、采集和与城市建筑行业相关的非技术性的体力劳动。据1910年俄国政府官方统计资料,在俄国从事公务劳动以及在金矿和乌苏里铁路工作的外国人共有51 404人,其中华工占95%以上。1911年旅俄华工占滨海省硅酸盐工业劳动力总数的92.5%,占森林工业劳动力总数的67.1%,占码头行业劳动力总数的57.8%,占乌苏里铁路劳动力总数的53.3%,占阿穆尔河流域船舶劳动力总数的32.8%。1913年占远东采金业劳动力总额的87.6%。   采金工人。19世纪50年代以前,俄国黄金开采地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地区。随着远东地区的移民与农业经济的增长,带动了边疆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金矿的开采。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数百名华工到俄国远东采金场做工,随着俄采金业的发展,华工人数越来越多,占相当大的比例。在俄国境内黑龙江沿岸和乌苏里江沿岸的采金场中,成千上万的赴俄华工从事黄金开采工作,占采金工人的绝大部分,连中国境内的金矿工人也大批赴俄。1900年,阿穆尔州共有204个金矿,采金量达493普特(沙皇时期俄国的主要计量单位之一,1普特=40俄磅≈16.38千克)。1907年在阿穆尔河沿岸区有206家金矿开工运转,俄国工人仅占三分之一。1910年,阿穆尔省、滨海省的金矿共有343个,在这些矿上华工所占的比例高达82.3%。在这里,俄国工人和华工结成10人~12人的劳动班组,班组每采得1佐洛特尼克黄金得2卢布25戈比到2卢布50戈比的报酬。夏天,工人们早5点开工,晚上8点收工,中间有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中午有半个小时用于吃午饭。冬天的工作时间要稍稍短些。   由于种族歧视,华工被视为黄种奴隶,常被俄企业主和包工头粗暴对待,遭到俄国工人的殴打。华工不得不干最粗笨的活,甚至在特别危险的环境中作业,而华工工资仅仅维持基本生活水平。1910年,俄国政府禁止企业雇佣外国人,受排华活动影响,采金华工人数减少。远东和西伯利亚的黄金开采成为沙皇俄国资本积累的极大源泉,大大加速了沙皇俄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过渡。   修路工人。在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西伯利亚大铁路、乌苏里区段的军事和交通设施项目建设中,处处都能看见华工的身影。1891年,西伯利亚大铁路乌苏里区段破土动工。乌苏里铁路建设者,主要是来自山东省的华工。每当春季来临之时,满载着华工的轮船自芝罘出发,驶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有些年人数高达10 000多人。这些华工绝大部分都充当“苦力”。俄国大多数的建筑工期是在4月到10月,整个阿穆尔河沿岸地区,因地点不同,建筑工期也各不相同。譬如,边疆区北部的尼古拉耶夫斯克的工程以及阿穆尔铁路基建工程,每年的工期只持续5个月,而在南方地区工期就会延长。整个边疆区年平均工期为6.5个月,沿海地区是8到12个月,阿穆尔州只有5个月。筑路工程的极大部分是由华工完成,如果没有华工的参加,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摩尔曼斯克铁路的建设简直不可想象,在远东地区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的官方工程中,华工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仆役。早期旅俄华工从事职业广泛,不仅在工业、农业的各个行业中到处可见其勤奋劳作的身影,在洗衣、做饭等细腻繁杂的家政服务领域里也有不少担当。他们诚实善良,干事认真,头脑清醒,文静柔和,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能熟记雇主的吩咐,很快学会俄语,具有俄国仆役无法相比的许多优点。因此,在阿穆尔沿岸地区的所有家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