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拉特史诗泰坦尼克号生态批评解读
普拉特史诗泰坦尼克号生态批评解读
摘 要: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加拿大著名诗人普拉特的代表作《泰坦尼克号》进行分析,试图跳出狭隘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入探究其沉没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关系以及导致此次灾难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普拉特 《泰坦尼克号》 人与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
埃德温?约翰?普拉特(Edwin John Pratt)(1883――1964)是20世纪早期加拿大最赋盛名的诗人,三次总督文学奖的获得者,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被誉为加拿大的非官方桂冠诗人。他那笔力遒劲的叙事诗和精美的抒情诗使他成为加拿大英语诗歌的执牛耳之人。普拉特一生出版了18本诗集,代表作有《纽芬兰诗歌》(1923)、《提坦》(1926)、《铁门》(1927)、《泰坦尼克号》(1935)、《比雷勃夫和他的道友们》(1940)、《冲向最后一颗道钉》(1952)等。国外对他的研究方兴未艾,肯定了他在加拿大现代派文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国内对他的研究少之又少,只有冯建文的两篇介绍性文章。对其诗歌的解读更是一片空白。本文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他的叙事长诗《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人类航海史上的灾难。这艘被骄傲地称为“永不沉没的巨轮”的豪华游轮,在1912年4月15日凌晨,载着2207名旅客和船员作处女航行时,与一座漂浮的冰山发生了仅仅为10秒钟的碰撞便沉没了,造成了1513名旅客遇难的悲剧。遇难者的遗体大多都安葬在普拉特的故乡――加拿大纽芬兰。这次海难给当时及以后的人们当头一棒,让人们痛苦地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在长诗《泰坦尼克号》中,普拉特以敏锐的观察和哲学式的思索指出了海难产生的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工业革命以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信心日益膨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展露无遗,无视自然和自然规律,结果必然是自然的报复和人类的悲剧。
对这首诗从生态批评这一崭新角度加以解读,将使我们对这场海难的理解跳出传统的、狭隘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探究导致灾难的“天”与“人”冲突的思想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从而进一步领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一、冰川――优雅而狰狞
在19世纪末加拿大诗人的作品中,许多都表现出听天由命的宿命论态度。如E.布鲁斯特的《如果我能在寒冷的乡间漫步》和A.J.M.史密斯的名作《荒凉的大地》等等。这种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心理源于远古时期,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了解十分有限,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类的生产能力和制造能力也无法与大自然抗衡。自然是博大无限的,它充满着未知和不可测的幽深。对于奇伟又神秘的自然,人类只能有所畏惧和感激。从14世纪开始,伴随工业革命兴起的是人们对待自然态度的改变。尤其是在20世纪,随着制造能力和科技潜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开始对自己充满信心,兴起了人比物高,宣扬人是宇宙的主宰的现代资产阶级思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改变。人不再对自然充满畏惧和崇拜。相反,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欲望无限膨胀,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开始漠视和践踏自然规律,不断地向自然索取,结果必然招致自然的报复。处于这一时期的普拉特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他揭示了自然的二重性:优雅而狰狞。
普拉特从小生活在纽芬兰的海边,深深体会了大海的二重性。一方面,大海是海边渔民的生活来源,带给他们食物、财富和希望;但在另一个方面,大海也带给他们死亡的痛苦,因为善变的天气会使渔民们丧失生命。在《泰坦尼克号》中普拉特将二重性赋予了大自然的代表――冰山。“一半是海里的教堂,一半是旧石器时代的面孔”①对冰山的二重性作了完美的表达。诗歌的开始,冰山在人们眼中是一座庄严的大教堂,具有欧洲建筑风格,代表了人们所渴望的一种“优美的存在”,是“未受侵犯的打火石”①。在泰坦尼克号航行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忽视和冷漠,冰山在南行途中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模样。优美的冰山在阳光的暴晒和风暴的侵蚀下开始“损坏拱门”、“丧失特征”①,乃至失去了“教堂最后的一丝优雅”①,只有“残酷”的“一张旧石器时代的脸”①。冰山从闪亮的教堂变成了狰狞的怪兽。客轮与冰山的相撞就像是动物与动物之间张牙舞爪的搏斗,而冰山的魔爪最终撕裂了泰坦尼克号。船沉没了,冰山“仍然是那条经线上的主人”①,人类永远能代替它的位置。
阿特伍德指出:长诗《泰坦尼克号》“通过胜利――失败的比喻,很明显地传达了我们已经超越了宿命的态度而转向认为大自然是冷漠无情的态度,转向了认为大自然是有敌意的态度,转向了向大自然做战争交易的态度,向大自然宣战的态度”②。然而,人类的这种态度最终将导致它的毁灭。
诗人提醒我们,文明虽然高度发达,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却没有相应提高,借助科技人类获得了巨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调度软件:OpenDSS二次开发_(7).OpenDSS高级功能使用.docx VIP
- (新版)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证书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库).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OpenDSS二次开发_(6).基于OpenDSS的电力系统仿真.docx VIP
- 污水池清理施工的方案.docx VIP
- 19R505 19G540室外管道钢结构架空综合管廊敷设.pdf VIP
- 2025年度绍兴市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考试 -党政建设系列专题(必修一).doc VIP
- 劳动教育的跨学科教育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沃尔玛绩效管理制度.docx
- 2024版办公楼智能化物业增值服务合同模板.docx VIP
- 温度变送器检定人员考试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