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从业者道德困境及对策
新闻从业者道德困境及对策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新闻事业空前繁荣,新闻道德问题频发,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和媚俗新闻屡禁不止,新闻从业者陷入道德困境。新闻从业者正确如何处理作为雇员与党的喉舌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关系和如何应对个人角色冲突是走出道德困境的关键。
【关键词】新闻道德 困境 角色冲突
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覆盖加速了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在新闻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新闻传播道德却被遗忘在角落。从震惊世界的“窃听门”事件,到我国山西封口费事件,再到陈永洲因涉嫌损害企业商誉的罪名被拘事件,这些都说明新闻传播道德问题在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这些新闻道德事件也为整个新闻界敲响了警钟。
一、新闻传播道德及主要问题
1、新闻传播道德的概念界定
对新闻传播道德的研究,要从1918年北京大学的“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算起。著名新闻教育家徐宝璜在《新闻学》中强调新闻从业人员“应有大无畏之精神,见义勇为,宁牺牲一身以为民请命,不愿屈于威武而襟若寒蝉”。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对新闻传播道德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界定。一种观点认为,新闻传播道德是研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学问;另一种观点认为,新闻传播道德除了研究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还把新闻媒体的道德功能也作为研究对象,阐明它的起源、发展及其社会功能,并揭示它的一般本质及发展规律。②笔者从第一种观点入手,探讨新闻传播中的道德两难。
2、主要问题
新闻传播过程中突出的道德问题有四个: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媚俗新闻。
(1)假新闻。新闻真实性是公众对新闻的最基本要求。近年来,假新闻屡见不鲜。如《新快报》记者陈永洲等人在未到中联重科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的情况下,捏造事实,严重损害中联重科的商业信誉并造成其巨大经济损失。又如黑龙江晨报报道一位老汉上网结识女网友,开房见面时竟发现对方是自己的儿媳妇。次日,黑龙江晨报称该新闻为假新闻,并就此向广大读者道歉。这些假新闻,让本来具有公信力的新闻媒体变成了撒谎的“放羊的孩子”,使人无法信任。
(2)有偿新闻。有偿新闻是指一些企业或单位或者是个人为了给自己做宣传而想方设法在一些电视或网络媒体上上镜头,报纸或杂志上面占版面,看似是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用来提高自己企业或单位的知名度,因而给予媒体从业人员以物质报酬的一种违法行为。概括的说,有偿新闻就是一种权与钱的交易,是一种腐败行为。③近年来有偿新闻屡禁不止,有增无减。记者反映百姓心声为人民服务本是天经地义,但是近年来记者索取报酬的行为却屡见不鲜。声名狼藉的山西封口费事件、陈永洲事件都是新闻人职业道德丧失的例证。
(3)侵权新闻。其主要表现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利用新闻传播工具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不法侵害,这些合法权益一般包括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姓名权等。④近年来侵权新闻时有发生,震惊世界的“窃听门”,前几年火爆网络的艳照门、兽兽门,一些媒体想尽一切办法抢独家新闻,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甚至逾越法律侵犯公民合法权利,视法律于无物。
(4)媚俗新闻。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图书、报刊、电视、网络上屡禁不止,炒作明星绯闻、注重感官刺激、迎合受众猎奇心理、渲染色情暴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媚俗之处主要表现为:打擦边球,越打越大胆;传播离奇荒诞信息,不顾社会影响;推崇奢侈消费,助长歪风邪气。导致美女挤走学者,绯闻胜过事实,娱乐代替文化,低俗打败高雅。一些媒体不顾自身的社会责任而一味迎合一些受众的低级趣味以谋取经济利益,这种行为不仅降低了媒体自身的品位,同时也降低了受众的品位,形成恶性循环。孙云晓说:“目前有的媒体太出格了,像苍蝇逐臭一样大挖明星的隐私,把青少年的追星引向了歧途。”
二、新闻从业者的道德困境
1、身为媒体雇员与身为党的耳目喉舌之间的矛盾
新闻从业人员是受雇于新闻机构,从事新闻活动是一种谋生手段,其身份是雇员,随着媒体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日益激烈,媒体本身也成为一个利益集团。新闻媒体成为利益集团之时,也是新闻从业者沦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公司企业雇员之时。新闻机构自负盈亏的企业式管理模式决定了新闻机构具有逐利性,因此,新闻报道必须能够吸引受众眼球来引起消费欲望。为了追逐利益,新闻从业人员往往倾向于迎合大众的趣味,传播低俗、缺乏内涵和教育意义的新闻,导致娱乐泛化。但是,由于新闻机构性质的特殊,新闻从业人员同时又是党的耳目喉舌,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他们面临的首要道德困境就是作为追求客观公正的新闻从业者与追求商业回报的企业雇员之间的内在角色冲突问题。
2、个人角色冲突
新闻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