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识人取人方法
曾国藩识人取人方法
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
而少大言
曾国藩语录:取人之式,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要。
曾国藩的用人标准除廉明、智略才识之类标准之外,一是选用忠义血性之人。“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则诸勇必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冲锋陷阵,士卒仍可效命,故次之。身体羸弱者,过劳则疾;精神匮之,久用则散,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万不可带勇,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选用具有“忠义血性”者为将领,可以为整个军队起到表率作用,从而能够使这支新兴的湘军,不但具有镇压农民起义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转移世风”的政治功能。
二是注意选用那些“简默朴实”之人。曾国藩对于绿营兵官气深重,投机取巧,迎合钻营的腐败风气有着很深的认识,他说:“国家养绿营兵五十余万,二百年来所费何可胜计!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战之用,实以官气太重,以窍太多,漓朴散淳,其意蔼然。”为了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曾国藩规定,不用入营已久的绿营兵和守备以上军官,选将必须注重“纯朴之人”,即脚踏实地、无官气、不浮夸伪饰之人。这种做法,对提高湘军的战斗力极为重要。
三是选用能“坚忍耐劳”之人。“坚忍”亦就是打仗时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曾国藩虽为一介儒生,对于治军最初没有多少军事经验,但他清楚,行军作战倍加艰辛,只有“立坚忍不拔之志,卒能练成劲旅……数年坎坷艰辛,当成败绝断之处,持孤注以争命。当危震撼之际,每百折而回。”他提倡在艰苦环境中矢志不移的勇气。
除这些明文规定的标准之外,曾国藩还有一套只实行、不公开的选将方法,其内容如下:
一是表现欲过强的人,不可久用。大家在一起交往,如果一个人老是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处处争强逞能,不给别人以表现和施展的机会,那么别人很快就会对他产生反感,将来一起合作共事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慎用有大才而性格偏激之人。前后出入曾国藩幕府的人不下三四百,走出曾国藩幕府而任高官者也不下百余人。曾国藩与这些人的关系大体是很融洽的。只有少数几个人很不买曾国藩的账,左宗棠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左宗棠的天才可用,他多次向清廷密保、密荐,但对左宗棠在自己手下工作,曾国藩却十分慎重。
三是有三种人不可举荐升官。跟随曾国藩从军打仗的人很多,尤其是出谋划策的幕僚和下属,都希望得到曾国藩这位“盟主”的举荐而飞黄腾达。曾??藩对下属和幕僚确也不吝举荐,但他举荐人是有条件的,有三种人曾国藩不愿保奏,一是才高德薄名声不佳之人,一是才德平平迁升太快的人,一是个人不愿出仕者。
第一种人往往一经保举,即遭弹劾,心欲爱之,实却害之。例如,周腾虎刚受到奏保,即连遭弹劾,遂致抑郁而死,使曾国藩大为伤感。曾国藩从此接受教训,其后屡遭弹劾、名声极坏的金安清在幕中为他出力效命之时,力排众议,坚持只用其策,不用其人。
第二种人如恽世临、郭嵩焘等,皆经曾国藩奏保,于两年之内连升三级,由道员升任巡抚,复因名声不佳,升迁太快而被降调。曾国藩亦从此接受教训,待1865年10月清政府拟任命李宗羲为漕运总督、丁日昌署理江苏巡抚而征询曾国藩的意见时,曾国藩即直抒己见,认为他们资格太浅,物望未浮,“洋人变诈多端,非勋名素著大臣,不足以戢其诡谋而慑苦难骄气”。清政府随即撤销此议。
至于第三种人,本人不愿出仕或不愿受人恩德,受保之后本人不以为恩,反成仇隙。他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谈到奏保之难时说:“近世保人亦有多少为难之处。有保之而旁人不以为然反累斯人者,有保之而本人不以为德反成仇隙者。余阅世已深,即荐贤亦多顾忌,非昔厚而今薄也。”这可以说是曾国藩的阅历之得,经验之谈。
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
去其怒
曾国藩语录: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
刘铭传生长在民风强悍的淮北平原,自小养成了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豪霸之气。十八岁时,一个土豪到他家勒索,其父亲与哥哥皆跪地求饶,只有刘铭传愤而寻找土豪报仇。土豪欺他年少,对他进行污辱,不料他大步跨上前去,抢过刀子割下了土豪的首级。之后便聚众为王,拉起了两支队伍,成了乡里有名的流氓头子。
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回原籍招募淮军时,第一个就看中了他。因此,将他的队伍募入淮勇,名为“铭军”,并花了不少银两,从洋人手中购买了枪支弹药,把铭军装备成为近代武装。这支队伍为李鸿章建立功业出了不少力,但对于刘铭传的倨傲狂妄,李鸿章也着实恼火。因此,当曾国藩借用淮军剿捻时,李鸿章就把“铭军”拨给了老师,希望曾国藩能够熏陶、管教他一下。
果然,在“剿捻”过程中,刘铭传军与另一悍将陈国瑞军发生了争斗。怎么处理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