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从业人员历史文化修养研究
旅游从业人员历史文化修养研究
摘 要: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城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甚至成为支柱性产业。但同时,旅游从业人员的历史文化修养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以重要旅游地丽江为例,从旅游从业人员的历史文化修养现状、增强历史文化继续教育对策等进行创新探析。
关键词: 旅游从业人员;历史文化修养;旅游发展
中?D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6-0046-0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会展旅游、商务旅游、休闲旅游等逐步成形,涵盖乡村游、芳香游、生态游、探险游、古城游等众多内容,且已从传统的旅游项目向新兴旅游产品转移过渡。当下,旅游业竞争激烈,如何迎合旅游者消费心理,满足广大旅游消费群体需求,成为众多旅游地,拓展旅游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追求目标。丽江作为旅游胜地,其旅游业具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旅游从业人员对丽江古城(木氏土司)的发展历史、东巴文化、丽江的民族(纳西族、摩梭族、傈僳族等)、民俗风情、宗教等方面了解不够,影响从业服务水平提高,成为制约提升服务能力的瓶颈。解决好丽江旅游从业人员的历史文化短板,对促进旅游业向内涵游、精品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丽江旅游业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
(一)丽江概况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邻迪庆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以纳西族、彝族、傈僳族为主,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桂冠的历史文化名城。
(二)丽江旅游中的主要景点
1. 丽江古城
以未筑城墙而闻名。古代丽江世袭土司木氏,如修建城墙,则木字加框便为“困”字,故丽江古城没有修建城墙。又因玉龙雪山雪水融化汇集成玉泉河水,自丽江古城东北黑龙潭始发,沿古城内各家房前屋后流过,形成“家家流水,户户朝阳”古城风貌。古城建筑历史悠久,以古城四方街为中心,凸显木府宫殿建筑的高贵典雅、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即使普通纳西族居民家宅,也围绕木府、四方街依势而建,形成正房、东西厢房、庭院对门照壁“三坊一照壁”建筑形式。
2. 纳西族及纳西语
据史料记载,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秦汉始至魏晋与土著融合而成。后历经唐宋元,至明王朝达到鼎盛,明朱元璋钦赐纳西土司“木”姓,允许世袭丽江府知府[1]。纳西语,是纳西族在历史积淀中,形成本民族特有的语言。纳西族文字属于象形文字,是云南少数民族纳西族独有的文字,历史久远,有活化石之称。
3. 东巴教及东巴经
东巴教源于原始的巫教,有显著原始宗教和巫教特征,因其做法式和讲诵经文者尊称为东巴,故称之为东巴教。东巴教属于原始多神教,内容涵盖山(玉龙雪山)、水(黑龙潭、玉泉水等)、草木(各家房前屋后种植各种花草树木)等原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以祭天、婚丧嫁娶仪式、占卜、驱鬼、消灾等为主要活动形式,东巴教信众主要为丽江及周边纳西族居民。东巴诵读经文主要用纳西象形文字记载在东巴纸上,称为东巴经。
4. 纳西民族打跳及纳西古乐
属于短小民歌舞,为传统古歌和随编随唱舞的即兴歌舞,歌舞跳内容含习俗歌、耕种收获歌、情歌、婚歌、狩猎歌、儿歌、牧歌等,古老传统打跳曲目有《打猎歌》、 《打稗子歌》、《栽秧歌》、《放牛山歌》、《敬酒歌》、《阿丽哩》等,所反映内容主要为狩猎、采集、放牧、生活等。纳西古乐据考起源于公元十四世纪,是纳西族人接受中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糅合合成,是古老的音乐之一,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家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明清的词、曲牌,形成了它独特的音韵,被誉为“古老音乐化石”。
5. 摩梭人及走婚
摩梭人属于纳西族人的一支,主要聚居在丽江宁蒗泸沽湖附近的永宁,使用本民族语言摩梭语。摩梭人现今仍然延续着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特征,血缘关系纽带以母系为主,保留着母系家庭对偶婚陪的习惯,其子女以母而居,家庭中以最有能力或者最年长的老祖母掌管家中大小事务权力,实行“男不娶,女不嫁”走婚习俗。走婚前提是通过男女歌舞集体活动,青年男女向通过歌声或者舞蹈向彼此心仪的对象表达爱慕之意,经接触相互同意认可,方可进行走婚。成年女性居住的二楼(俗称为花楼)所开窗户供走婚男子进出,相约结为“阿夏”(情侣)。走婚生育子女,由女方及家人抚养,男方无需承担抚养责任。同时,走婚后男女仍可和他人进行走婚。
6. 木府及白沙壁画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通俗称谓。木氏土司经历元、明、清三代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