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喻辞格对聊斋志异作品风格影响
比喻辞格对聊斋志异作品风格影响
[摘 要]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中比喻辞格的分析,揭示比喻对《聊斋志异》语言艺术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聊斋志异》 比喻 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2?A[文献标识码]A?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5-0110-02
比喻在《聊斋志异》中俯拾皆是,像一张明信片,成为此书的标志。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比喻“是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文学语言的擅长”。比喻并不单是简单的类比(如甲像乙、甲是乙),而是具有多层意蕴的。比喻的使用不但影响话语的表达,更会影响作品的风格。
一、比喻对作品语言通俗化风格的影响
作者在运用比喻辞格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喻体,一方面这与其作品语言的通俗化倾向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其语言风格,使其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聊斋志异》在还未正式刊印之前,手抄本就广为流传。一部用文言写成的作品,不但知识分子阶层能够接受理解,平民百姓、贩夫走卒也能够读懂,这与其语言风格有很大的关系。
1.觉耳际蝉鸣(《画壁》)
2.闻扣声如雷(《画壁》)
3.(大鬼)张巨口如盆(《山魈》)
4.一夜如碗(《娇娜》)
上面列举的比喻中,喻体“蝉鸣”、“雷”、“盆”、“碗”都是生活中常闻常见的东西,读者自然容易理解。
二、比喻对作品语言简洁化风格的影响
《聊斋志异》中的比喻简洁凝练。作为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短小精悍是《聊斋志异》的特色之一,其作品最短的只有二十余字,但短而不干瘪,精粹而不单薄,表现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简洁凝练的特点。当然,这种简洁化倾向并不是比喻一种要素构成的,而是多方面要素互相配合、协调作用的结果。但是比喻在促成语言风格简洁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比喻的类型分析,多为形式简洁的明喻和借喻,较少有博喻、扩喻等类型。《聊斋志异》中比喻的运用并非以臃肿骈俪、艰深晦涩为美,没有浮华补缀、涂东抹西;而是讲究实用,喻体多为一项,点到为止。
5.二十六年六月,邑西村民圃中,黄瓜上复生蔓,结西瓜一枚,大如碗。(《瓜异》)
这是《聊斋志异》中最短的一篇,全篇仅有26字。黄瓜上结的西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没有铺排陈述,而是仅用三个字来形容“大如碗”。这不仅是《聊斋志异》的语言风格,也是作者使用比喻的特色。
三、比喻对作品含蓄典雅风格的影响
《聊斋志异》中的比喻经常融典故于其中,明白晓畅中见含蓄典雅,对于其语言风格典雅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典雅是《聊斋志异》的语言风格之一。虽然《聊斋志异》的素材多来源于民间,但蒲松龄并不是直接把这些素材搬到作品中,而是对其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加工粉饰。蒲松龄自幼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且长时期地奔走于科举考场,对八股文有很深的研究,精于制艺之学,他的写作习惯和身份教养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这些通俗故事的再创作,使作品带上浓郁的文人气,使语言呈现出典雅化的特点。
6.宫灭迹匿影,去如黄鹤矣(《宫梦弼》)
上例中“去如黄鹤”出自《述异记》:“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渺然烟灭。”此例中比喻“宫”像黄鹤一样一去不回。
7.泣望君王化杜鹃(《林四娘》)
“君王化杜鹃”最早见于应劭《十三洲志》“望帝(即杜宇)使鳖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禅鳖冷,号曰开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子规就是杜鹃,它的叫声哀切动人。比喻自己对衡王的思念如同蜀人对望帝的思念一般。
四、比喻对作品亦真亦幻艺术风格的影响
《聊斋志异》中的比喻有的用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比喻奇幻想象中的事物;有的又反过来用虚构变幻、荒诞无稽的东西比喻现实存在。前者使奇幻想象变得生动、近乎人情,而后者使生动的现实笼上一种奇幻色彩。《聊斋志异》中一类作品偏重于幻想,许多故事是完全彻底的虚构,而对于具体情节的组织和描绘又充满细节的真实性;还有一类作品偏重于写实,却穿插远离现实、脱离生活的虚幻情节于其中,形成了以实写虚、以虚写实、亦真亦幻的风格。《聊斋志异》比喻运用的这一特点,为作品亦真亦幻的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比喻奇幻想象中的事物,如:
8.(小人)连臂归,飞上面,如蜂蚁之投穴者(《瞳人语》)
9.(大鬼)面似老瓜皮色(《山魈》)
10.(大鬼)张巨口如盆(《山魈》)
11.(佩刀斫之)作石缶声(《山魈》)
以上例句中,本体事物都是作者虚构的东西,这样的例句有很多(在“比喻的修辞作用”中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书-赵胜绪.pdf VIP
-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pptx VIP
- 采购需求管理办法.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 T_SZMS 0011-2025 实时数字示波器校准规范.pdf VIP
- 广东省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办法.pdf VIP
- 【课件】GB35181-2025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pptx
- HG∕T 5955-2021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 钼测定方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