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绘画与闻一多诗歌象征意象比较浅析.docVIP

梵高绘画与闻一多诗歌象征意象比较浅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梵高绘画与闻一多诗歌象征意象比较浅析

梵高绘画与闻一多诗歌象征意象比较浅析   梵.高是欧洲后印象派杰出画家,闻一多是中国著名现代唯美主义诗人。这两者似乎不存在可比性。但是,“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钱钟书语),任何艺术,在本质上都具有共性。因此,梵.高绘画与闻一多诗歌的意象存在可比性,其艺术共性就是色彩特征及其象征手法的运用。   一、共同相类的志趣经历提供了两者艺术比较的可能性   梵.高出生于荷兰一个牧师家庭。他是法国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虽然热爱生活却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备尝艰辛 。他从小就有艺术天赋,对艺术无比的痴迷。青年时经历感情的失败,生活的挫折以及其他的不幸压力后,在巴黎开始把全部精神寄托在绘画上并受到印象派画家色彩方面的深刻影响。因此,他的绘画常通过以强烈的色彩、凸起的色块等印象派象征技法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哀伤、同情与希望。   闻一多于1922年7月赴美国就读于芝加哥美术学院,留学的初衷是学习绘画专业的。但是,他在美国的初期里,置身于芝加哥新诗运动的浓厚氛围中而“诗兴尤其浓厚”,而且明显受到当时美国诗坛意象主义运动的影响。意象派诗人十分重视意象的色彩,如意象派健将弗莱契的代表作《蓝色交响乐》就是运用色彩的意象来呈音乐图式,同时达到了音乐美与绘画美的艺术效果。这对学习绘画的闻一多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诱惑力,他把弗莱契赞誉为“设色的神手”,认为“佛来琪唤醒了我的色彩的感觉”,并因之深受其影响。   因此,从象征意象方面来说,梵.高与闻一多共同的志趣经历为梵.高绘画与闻一多诗歌的象征意象作艺术比较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二、共同相类的性格特点和深沉、炽热的艺术追求,使他们具有内在审美精神的本质共性   在世人的眼光中,梵.高的性格特点是十分怪僻而孤独。但是,他对生活却是无限的真诚热爱,对艺术的追求充满炽热的感情,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因而成为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的艺术的“疯子”。   闻一多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与影响的诗人。因而他对民族文化怀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活同样充满着火样的热情。但是,当他到达美国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所产生的剧烈碰撞和冲突,加之种族的岐视,使他内心充满孤独感,思乡之情十分强烈。他在这种极度压抑、不断冲突的情感状态中为了寻求救民的真理和报国的本领而逐步形成了理智抑制型的情感模式,也从而使他形成了苦闷、困惑、奋进的性格特点。   上述表明,同样的性格特点和深沉、炽热的艺术追求,使他们具有内在审美精神的本质共性。   三、鲜明、浓烈的色彩特征是梵.高与闻一多塑造象征意象的主要形式   梵.高绘画的象征意象主要是通过奇异的色彩来表现的。他的色彩基调主要是红、绿、青、蓝、紫。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因此,他的画油彩有时候以凝固状态呈现在画布上,无法稀释和抹匀,如像一颗被揉搓的灵魂,把暗红的鲜血喷射在包容着无限向往的空白上。这样的色彩处理,完全出于画家对事物只凭内心精神和火热的真诚去创作的结果。正如他曾提出到按照自己对模特的情感和印象来改变自然的色彩,使之变得强烈而富有内涵:“---这是一位梦想着伟大的人,他有着夜莺般的天性---我希望在画中表达我对他的赞美和爱戴---夸张头发的美丽,甚至用橘黄、镉黄和柠橙黄的色调。”试以《夜空》为例说明之:《星夜》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整个画面,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山在骚动,月亮、星云在旋转,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看起来像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一个呈旋涡流动的星辰,敏感而不稳定;几条骚动的线条,刺目的橙色或耀眼的红色在激情的指挥下恣意舞动,就连生长于大地的扁柏也在尽力挣脱地心引力,直刺向急流涌动的蓝天。这简直是一片激情的汪洋。正是这样的色彩与形象,深刻地揭示和反映了梵.高凡内在的精神审美世界。“画中的图像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暗示着某种神性,而那巨大的,形如火焰的柏树,以及夜空中像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迟轲《西方美术史话》,转引自陈清华《论梵高绘画艺术中的真诚性》)   受美国意象派的深刻影响,闻一多的诗歌意象也是运用鲜明的色彩来表现的。闻一多认为,画家作画与诗人作诗两者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譬如画家若要在作品里表现一种精神的简洁性,必需想出各种方法来布置,描写他身外的对象;但是一个诗人——假如他是个能手——顿时就能捉住他那题材的精神,精神捕捉到了,再拿象征的或戏剧的方法给装扮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闻一多《先拉主义》)同时,闻一多认为“意象与象征”是同类所指。“西洋人所谓意象,象征,都是同类的东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