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魏国衰亡
浅析魏国衰亡
摘 要:魏国是战国初期的强国,其兴衰成败与人才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靠着君主的贤明与对人才的利用走向巅峰,也因为后来大量弃才而销声匿迹,可谓成也人才,败也人才。纵观战国时期,魏国的弃才数量多且历史影响大,其国衰败的典型性值得研究。以往的历史研究多是按时间顺序把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的情况罗列出来,而缺乏对各个国家的兴衰原因的系统分析,文章就魏国的衰亡原因及其弃才进行分析,或可管窥历史与现实的深层问题。
关键词:魏国 衰亡 人才
春秋末年,诸侯混战,天下动荡不安。随着韩、赵、魏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战国的序幕缓缓拉开,神州大地上魏、韩、赵、齐、秦、楚、燕战国七雄群英逐鹿。秦国是众所周知的强国,然而在战国初期魏国却鳌头独占。
公元前446年,魏文侯即位,随即开始了政治改革,以孔子弟子子夏为师,用儒家思想治国,任用贤才――文有李悝、翟璜、魏成子;武有乐羊、吴起、西门豹。李悝主持魏国改革,在政治、经济、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吴起精于治兵,威震西河;西门豹治邺,功勋卓著……济济人才给魏国的强大提供了重要条件,一时间诸侯国无可与之匹敌。但是自古以来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规律却让魏国依旧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三年公元前225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秦王政派大将前去攻打魏国的首都大梁,由于大梁地势低洼,秦军便引来黄河之水灌城,大梁城墙倒塌,秦军攻入城中把最后一个魏王王假给活捉了,至此魏国灭亡。曾经盛极一时的魏国为何落得如此下场?历史上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对人才的抛弃是一个主要祸端,本文将以魏国的弃才为主探讨其衰亡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一、抛弃贤才,强大他国
战国时期,各国人才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魏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谋略家都比较多,人才是最完备的。魏文侯之时,魏国通过选贤任能走向了顶峰,但从魏武王开始,魏国就开始了对人才的排斥。吴起、商鞅、孙膑、范睢、魏公子、信陵君等贤才因种种原因被摒弃,大量人才的损失给魏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阻碍;同时,人才逃亡他国使秦国等魏国的邻国实力逐渐强大。一方面是本国力量的衰弱,另一方面又是他国力量的增强,魏国的发展前途可想而知。
吴起出身卫国,精于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其野心极强,为得权有时甚至不择手段,曾经为了博取鲁君的信任而把自己齐国出身的妻子杀掉,这种近乎残忍的性格让他在鲁国遭人排挤;而后被贤明的魏文侯所接纳。吴起为魏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为魏国镇守西河。此时的魏国,虽然攻占了与秦国和韩国接壤的西河地区已经十余年,却时常受到侵扰,于是派吴起镇守;他“将帅三军,勇先士卒,治军有方”。在吴起把守的时期,西河地区不仅保持了社会安定,而且范围还有所扩展,以军事要冲吴城为基地,率兵攻取了秦国的五座城池,使“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兵从”。其次创办了武卒制,使魏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是在魏武侯之时,却遭到了魏相公叔的陷害“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在楚国,吴起进行了以打击大贵族为出发点的变法,解决了楚国内忧外患的局面,使楚国国力强盛,曾与魏国“战于州西,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自楚庄王之后,又一次打到黄河岸边,使中原国家刮目相看,并打下江南,史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魏国自从吴起离开后,由他一手创办的武卒制也开始衰危,使国家不能征得足够的赋税,不能支持长期的战争。西河之地也在不久后被秦国夺去。
商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看出商鞅有治国之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但是魏惠王却不以为然,还自以为是地说:“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未曾料到商鞅竟然会成为魏国被秦国灭亡的助推力。公叔死后,商鞅投奔秦国秦孝公,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进行变革,建立起了赏罚严明的官僚政治体制,“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使秦国实力大增。公元前340年,商鞅建议秦孝公侵魏,并亲自出使魏国,骗过魏将公子?O,大破魏军,“魏惠王兵数破於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魏王为自己抛弃贤才付出了巨大代价。
孙膑为孙武后人,与庞涓同在鬼谷子处学习兵法,后与庞涓一起到了魏国。庞涓做了魏国将军,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便向魏王进谗言诬陷孙膑,孙膑被处以膑刑,尔后几经辗转投奔了齐国。在后来的齐魏桂陵之战中,孙膑献计大破魏军;公元前341年的齐魏马陵之战中,逼死魏将庞涓,再破魏军,并虏获了魏太子申,使齐国军威大振,也使魏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范睢出身魏国,游说诸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